从掌上明珠“质量门”反观现状
互联网 10-02-05 阅读数:
原因二,创新动力弱,社会需求低。
先不提掌上明珠家具这样的大型**企业,对于大量中小规模的家具企业来说,原创设计固然不错。但是,一旦投入巨大成本进行产品研发和设计却不能获得相应的商业价值,对企业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因此,重制造轻设计的风气经久不散。而且,由于设计在我国尚未形成独立的知识产权,许多企业也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认为与其高薪聘请设计师而承担较大的成本风险,还不如到国内外家具卖场复制来得经济快捷。所以,前些年中国家具行业几乎没有什么原创设计,产品多拷贝香港和欧美,或按照老板的意图左抄右改,驻厂设计充其量只是绘图员。在这样的土壤中,即使是有创新欲望和才能的设计师,他们也缺少发展的空间,只能被束缚,被埋没。干不了多久,就会改行。现在的情况稍有好转,但颓势仍未根本扭转。
原因三,春风不度玉门关,家具科研成鸡肋。
木材科学与技术,属于国家二级学科,每年都有国家的许多大项目,863项目,97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各省自然基金等,而家具在这些所谓的重量级课申报活动中,连找一个归属都很困难,没有一个**课题里有“家具”这个关键词,想申报也无门。从新中国成立以后,50年代就有了家具设计课程,到80年代就有了家具设计本科专业,发展至今已经50多年了。但在家具行业,没有一位教授拿过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家具行业不仅没有一级学术刊物,也没有核心期刊。有关家具的科学研究遭到冷遇,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原因四,中国家具行业人才需求攀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具质量与外观的要求日益多样化、高档化、个性化。家具已不再是简单的生活用品,艺术性、装饰性和观赏性在家具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中国家具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每年以25%---30%的速度增长,大部分家具企业势必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来提高自身品牌的竞争力,企业对原创产品的渴求,使得家具设计、研发类职位的需求大幅攀升。
在2009年末掌上明珠家具的招聘会上,出现了高薪聘人才的现象。掌上明珠为社会提供数十万年薪的设计总监等众多高薪职位,并吸引了数千名专业人才求职应聘。
还记得黎叔说的吗?二十一世纪**贵的是什么?人才!是的,人才!谨以此文,献给掌上明珠家具以及众多像掌上明珠家具一样,在研发设计上苦苦探索的家具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