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橱柜业的强强联合
互联网 10-01-26 阅读数:
2007年年底,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发文,从2007年12月至2008年5月,在四川、河南和山东三省开展“家电下乡”财政补贴试点,当地农民只要购买获得中标的品牌和型号的家电产品,均可领取国家财政以直补方式给予销售价13%的补贴。涉及冰箱、彩电和手机三类产品36个型号。而补贴“13%”正是比照出口退税的比例。中标品牌大都集中在海尔、新飞、海信、长虹、康佳、澳柯玛等在各自领域位居前几强的企业,外资品牌中只有三星的一款产品入围。
开发特色产品 盈利于小众产品
相对于大品牌走集团路线,联合强大的对手,不断开发新的领域,中小企业也利用小船好转头的优势,积极的顺应潮流,引领潮流。
代表事件:出现专业制作实木橱柜的商家,定制特色橱柜
去年,虽然橱柜价格一直在上涨,但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实木橱柜已蔚然成风,渐成流行趋势。这几个城市实木橱柜的市场占有率已从3年前的不足5%上升到现在的30%多。这个现象一起了许多中小橱柜公司的注意,更多精力转向实木橱柜,设计、选材、用色等细节的研究开始增加。
今年的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专门为特定人群设计的橱柜,走定制化橱柜之路。如“婚恋橱柜”:将受众定为即将结婚、或刚刚结婚的新人,其设计风格简洁实用,同时融入温馨、浪漫等元素,定位非常精准。而且其目标人群正是**需要买橱柜的人群。实际上,假如能够在特定人群里面成为“**选择”的品牌,也是非常有利的事情。随着斗转星移,每一批特定人群都将自动转换,形成一股新的购买力,而为他们体验过优质定制服务的小品牌,无疑是他们的**。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越来越注重渠道的力量,所谓得渠道者得天下。目前,我国的橱柜行业营销渠道主要有卖场、自营店、网络营销、加盟代理和体验馆等形式。然而随着市场的逐步发展以及情况的不断变化,单一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商家的需求,追求**适合自己的路线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