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三饶镇 倾心铺就玻璃陶瓷致富之路

互联网 10-01-22  阅读数:

        企业发展思路对头、政府服务理念到位,饶平县三饶镇的陶瓷之路正越走越宽从潮州饶平县城出发,穿越40多公里的蜿蜒山路,记者来到了三饶镇。这个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原材料缺乏、经济基础薄弱的小镇,却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业发展之路。

    从家庭作坊起步

    三饶镇曾是饶平县城所在地,随着1952年饶平县城搬走,地处山区的三饶镇逐步被边缘化,成为一个相对闭塞的山区镇。在就业和发展机会有限的情况下,当地许多农民结伴到附近的江西、潮州、梅州等地的陶瓷厂打工谋生。之后,“三饶打工仔”赚到了一点钱,学到了陶瓷手艺后,回到家乡搞起了陶瓷作坊。

    “当时陶瓷作坊根本谈不上规模,都是小打小闹。”三饶镇工业办主任林学武告诉记者。然而,这种“小打小闹”却让三饶人赚到了本钱。如今,远近闻名的三元陶瓷就是从一条彩瓷小窑、两个帮工的规模起步的。

    这种被人们比喻成“村村点火、家家冒烟”的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三饶人一干就是近10年。林学武回忆说,家庭作坊的10年时间,给三饶人打下了生产陶瓷的技术基础,培养了一批陶瓷人才,同时也拓宽了三饶人的眼界。

    上世纪90年代初,三饶的许多陶瓷企业抓住内地一些陶瓷国企改制的机会,将他们积压在仓库内的白体瓷制品低价收购回来,通过贴花、印花等工序,制成精美的陶瓷制品后再销售出去,三饶人从中赚取了**桶金。

    此后,三饶人开始把目光瞄向国际市场,并搭上了深圳、汕头等地进出口贸易公司的顺风车,产品亮相中东,远销南美,产值逐年翻番。

    这时,三饶镇党委、镇政府敏锐地察觉到了发展陶瓷业的诱人前景。为了进一步促进陶瓷产业的规模化发展,1992年,在山区土地资源并不丰富的情况下,三饶在镇区内省道两侧的大庵口规划开辟了占地面积110亩的陶瓷工业区,把当时分散在各村经营的29家陶瓷小作坊集中纳入工业区发展。后来又相继开辟了鲤鱼墩工业区和柑园坝工业区,使工业区面积达到700多亩。

    这些工业区虽然地处山区、面积不大,配套却相当完善。“交通、能源、通信、供电、供水、排污、道路,镇里都一一考虑到了,以便更好地服务企业。”采访中,三饶镇党委书记李耀先告诉记者。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