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巨献:橱柜企业浪费板材的原因
互联网 10-01-19 阅读数:
5、清边过多,板材是毛边的,正常清边是5MM就足够了,但我2009年上半年去的一个工厂居然清边15mm,如果不是我看到我真的不相信,为什么锯这多,说白了就是省得去对准边位,当时工人给管理人员的理由是有的板由于运输破损是边上坏的,其实上做过生产的人就知道如果配板总会有边角料,只要你把有破损的板配到边角上就可以了。这也是节约的一种方式,只是工人有没有那个节约的心。当然关键还是制度设计的问题。
6、大板件难配料,特别是衣柜,板材利用率相对橱柜是比较低的,尤其一般衣柜板材都有木纹方向,解决的办法有几个,结构工艺设计:比如衣柜的移门部分大多是2.1米高,如果中旁板不落地多下来的尺寸大概就是450mm宽这样一般的层板比较好配,现在一般的衣柜定单客户都是整套房的柜子全定制,橱柜、衣柜、书柜等小柜,如果企业在产品设计、销售模式上采取捆绑的话(比如柜体全用相同颜色的板材)因为大板有小板配就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还有通过电脑排料设定纹理编码同一个柜子的层板纹路相同,不同柜子的层板纹路不同客户是不会计较的。当然这样混排对于人工配料是比较复杂的,电脑排料实践证明板材利用率达到95%左右是没有问题的。
7、小单板件少难配料,在工厂特别是加工企业,常常3-5个柜子客户下一个单也有,小单的板件非常少,怎么配也省不了板,特别是规模企业一般是先用往返式锯开条板再上推台锯,这样的流程材料更不好管理,比较好方法是把几个相同的小单放到一起做,就变成了大单,就很好配料了,当然这里要解决的是混排以后工艺不同生产加工时候的识别分拣的问题。如果是非标柜工艺不同的话推荐大家采用电脑标签,只有标签把不同工艺要求东西说清楚了,工人才方便加工,还可以通过标签来质检,也就是现在流行的说法“柔性生产”。
8、标准尺寸和大板不匹配,对于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每月产量超过500套以上,如果没有标准体系的话生产会很麻烦,其实从目前看来至少侧板是可以做成标准化的,标准化的好处我在这就不讲了,关键是有了标准体系,我们就知道如何去匹配和板材的关系。我去过一家企业侧板尺寸有一个规格是660高X550宽,如果用1220宽的大板,就不好配料,我给他们改成655高X550宽,正好可以配一块高方向和一块宽方向,也方便工人切割配板,我在某个企业用电子锯做标准板,五六个人搬板都来不及,效率之快可想而知。
9、生产线设计不合理:国内大多厂家都采用一刀切计件制,本人也赞成计件,关键是不要一刀切,有的规模工厂,十几台锯完全可以找个能力小一点的工人配台锯,专门把余料利用起来,比如,锯成小条板(门方、衬条、前后拉条、垫条,一般的工人图速度不愿锯)在料单中把他分离由专人锯、破损的板用来加工铝泊板等。既发挥了人力,提高效率,又创造了价值。
10、余料没充分利用:大板件先锯,这是熟练技工的常用方法:原因是切割只能小板配大板,大板是配不了小板的。在多年实际的电脑排料运用比较分析后,我们往往是实现大料优先的方法,小料放在后面,可以先配上一单多的板条,如果工人在锯料的时候不小心搞错了,也可以用后面的板改,这样管理也比较人性化,而且总体的材料利用率不会受到影响。
在现实的车间管控中,本人亲身体会过来,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都尝遍,关键是要有个好的管控方法,2001年我办厂初期,朋友兄弟帮我做事,我厂区附近的居民的柴火全是我工厂的板条板块,员工和亲戚家用的小家具全是烧工人悄悄做出去的。2005年我们用电脑排料配板按图锯料后,开始遭到了工人的一致反对,还有的说我们到广州上海大厂做过来都没这样干,你这样不现实,但实施的第二个月后周围的居民就再也烧不到我们的板头了,现在我们的锯料工要等排料图来了才锯板,从我们厂出去的员工还会说文武美多先进,怎样锯板电脑会算好,我们就是干现事不用去想,关键是有了电脑排料好的核算方法,工人节约材料变成自觉行为。
电脑排料图,既考虑利用率的问题,又考虑方便工人裁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