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三环锁具千万资金掀打假热潮

互联网 10-01-13  阅读数:

      “给产品讨清白,我们一分钟即可鉴别真伪;而为给品牌正名,我们却耗时1个月。”今天,三环集团经理助理范庆波,再次从安徽打假归来:上月,在安徽一高校内,利用假三环技术漏洞,小偷一把钥匙打开20间寝室的门。经查,三环锁在该高校所在城市仅有3家正规代理商,而当地多家大型批发市场内,批发仿冒“三环”锁的经营户却不下数十家,作为采购方,高校也是当地众多受骗者之一。

    “有可口可乐的地方就有三环锁”,一直让产品远销170多个国家的三环集团引以为傲。而侵权仿冒事件的频发,也使这家创建近80年的老企业,饱受困扰和损失。从上世纪80年代起,市场上假“三环”锁开始泛滥。

    自此,“三环”与各地的造假者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打假“拉锯战”,然而收效甚微。“几年前,我们会同国家工商局等部门在河北打假时,当地负责人毫不避讳地找到他们说情,称如果将造假企业‘绳之以法’将会影响当地的税收、就业问题。”三环的法律顾问孟庆国讲,近些年,造假行为“打而不死,死而复生”,且出现造假产业化:仿冒三环的销量基本与真“三环”持平,每年达1亿把左右,在市场上达到了同真三环“分庭抗礼”的程度。

    仿冒产业分工已细分到包装盒、印刷、标贴制作、锁具制造,以及批零渠道等产销各个流程。

    更让人揪心的是,火爆的仿冒产业,已大肆向海外市场扩张。“仅今年1-4月,杭州海关就查获仿冒锁具45万把,货物数量突破了去年全年。”孟庆国说,目前,在中东、东非、南亚等主要市场销售的挂锁中,有近百个品牌的锁具设计类似“三环”,且质量低劣,其中有20余种干脆直接打着“三环”的牌子。受此影响,从2007年年底开始,三环公司就陆续接到国外客户“想减少订单”的反馈,有的甚至已改订其他更便宜的锁具。

    “造假者‘好’打,但破除盘根错节的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公正的市场秩序绝非易事。”为了打假,“三环”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今,“三环”在打假方面的投入每年将近1000万元,相当于一家大型锁厂一年的利润。

    这种情况,随着金融危机正不断加深。据粗略统计,今年每月,三环锁具的销售额已比去年同期减少36%,目前损失的国外散单客户已高达9成。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