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洋专利”贵而吃香? 国内技术本土遇尴尬
搜房 10-01-07 阅读数:
“中国制造”频遭国际打压
在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一些欧美企业通过各种方式竭力打压“中国创造”。地板锁扣技术也不例外,尽管是破了“洋专利”的垄断局面,但“中国制造”却遭到对手的强烈反攻。
2004年在Unilin公司的策动下,加拿大对中国地板启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2005年7月,Unilin公司下属的两家美国企业又向美政府提起更具杀伤力的“337”调查申请,指控34家企业(其中中国企业18家)生产的锁扣地板侵犯。2009年9月Unilin公司再次于德国将曾两次胜诉的燕加隆公司告上法庭,**终以燕加隆胜诉告终。
中国专利保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肖鲁青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国家的企业95%的涉外专利诉讼都发生在美国,发达国家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壁垒进行大量的侵权诉讼目的很清楚,就是排斥和削弱国外的竞争对手。而Unilin打官司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是Unilin打赢官司直接扼杀中国专利,实现专利垄断的目的。二则是如果打不赢,通过官司的“马拉松式”诉讼,以诉讼冻结贸易、带来巨额诉讼负担的方式,可消耗中国公司的实力,使得本土专利难以延续推广。
“本土专利”国内面临尴尬
当“本土专利”打破垄断后,却在国内地板行业推广中遭遇尴尬境地。记者致电了国内国家**地板企业发现,尽管大家为燕加隆胜诉叫好,但几乎没有一家采用“本土专利”,全部无一例外的使用Unilin的专利技术。在建材卖场中,销售人员在向消费者介绍时,也将“美国专利”、“德国技术”赞美有加。
难道是“本土专利”技不如人?欧人地板董事长张跃轩坦言,之所以沿用国外技术主要是担心出口遇阻。张跃轩说,,一是国外专利技术长期垄断市场,国外的客户只认可国外专利技术,对国内技术十分排斥。二是作为生产商,在技术的更新上还要面临更换生产设备的问题。不同的锁扣制造要用不同的刀具,一些刀具厂为规避风险对用于新技术的刀具生产也非常保守。不过,张跃轩以及更多的中国地板企业代表明确表示,如果“本土专利”能够得以推广壮大,未来将停止与国外专利续约,转投“本土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