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药用玻璃瓶的标准化体系有待于完善

互联网 09-12-30  阅读数:

         我国药用玻璃瓶的落后现状主要表现在:产品标准水平低、实物质量差、结构不合理、产品档次及附加值不高等方面,使药用玻璃对医药经济的贡献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因此药用玻璃生产应尽快从以下方面与国际水平接轨,在标准水平上,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尽快建立完善我国药用玻璃瓶的标准化体系。

    在类型上,国际标准ISO12775-1997明确规定药用玻璃主要有3类:3.3硼硅玻璃、国际中性玻璃和钠钙玻璃。由于我国技术水平所限,一直不能规模生产耐水性、耐酸性和耐碱性都较强的国际中性玻璃,今后应逐步过渡,重点发展国际中性玻璃。在材质性能上,国际中性玻璃和3.3硼硅玻璃颗粒法耐水均可达到1级。虽然我国的低硼硅玻璃颗粒法耐水多数也为1级,有的为2级,但若从微观看碱的析出量,则要比国际中性玻璃大数倍。

    在有害物质限量方面,国际上对玻璃中As、Sb、Pb、Cd的析出量均有规定。作为对安全卫生要求**高的药用玻璃瓶,我国应对有害元素的析出量予以限制,以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测试方法应由原来的定性、半定量向定量和分别定量发展。如内表面耐水性,过去用甲基红酸性溶液变色法,现在要用碱总量滴定法,国际上还要对Na、K、Ca分别进行定量测定。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