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三巨头欲缩减供货 意欲控制中国市场

《经济参考报》 09-12-29  阅读数:

  按照目前中国钢厂的生产状况,减少长协供货量意味着很多钢厂要面临需求缺口;如果因此转向现货市场 , 那么将付出高额的成本。同时,市场需求的增加,也将推高现货价格,并为三大巨头增加有力的谈判价码。

  种种因素表明,铁矿石谈判中方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

  聚焦 1三大巨头缘何缩减协议供货量?

  据一位国营大型钢厂高层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在钢厂和三大矿山进行接触时,三大矿山已经反复表示要缩减明年的协议供货量。

  该人士告诉记者,早在2007年,中国各钢厂就已与包括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在内的三大矿山达成了每年供货协议,时间是3至4年。但现在,三大矿山特别是力拓和淡水河谷,缩减供货量的态度非常坚决。尽管已经进行过多次磋商,但效果并不乐观。主要矿产在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和力拓公司,目前已经开始通过各种理由推迟发货。

  矿山的理由是:因为2008年中国钢厂经营不好,中方并没有履行应该兑现的铁矿石协议量,反而向更为便宜的现货市场购买矿石,矿山自然也可以从自身风险角度出发,缩减2010年的协议供货量。

  事实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钢铁市场回暖,才是三大矿山强硬态度的真正原因。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各国政府的刺激措施已开始对钢铁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全球钢铁产量迅速恢复,9月全球铁矿石需求达1.27亿吨,仅比2008年5月历史**高水平低5.3%。

  国际钢协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欧盟27国粗钢产量达到1317万吨,创下2009年以来**高纪录,高炉开工率由2009年年初的54%提高到75%;独联体6国9月份钢产量已恢复到2008年经济危机前**高水平的73%,比2009年1月增长23%;日本9月粗钢产量达827万吨,比2009年年初增长30%,连续7个月呈现增长趋势,高炉开工率也由年初的58%提高到76%;北美2009年9月粗钢产量同样较1月大幅增长了29%。

  这些都说明,中国即便减少了铁矿石的购买,也不会对三大矿山的经营产生影响,全球需要铁矿石的地方目前多的是。

  聚焦 2钢厂处境更为艰难

  上述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铁矿石是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也是**主要的成本因素,一般而言,大型钢厂都希望通过长协矿的形式来更好地锁定成本,以防止价格和供应量的波动。

  “按照目前钢铁企业的运营情况,三大矿山缩减协议供应量,就意味着企业将面临很大的需求缺口。”上述人士不无担忧地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