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2010年 工业涂料的优劣与前景分析
互联网 09-12-28 阅读数:
反观国内工业涂料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在资金、技术、品牌等方面都难以与国际涂料巨头匹敌。而且国内涂企大多是实行市场经济后才出现的,跟国际巨头动辄上百年的历史相比难免“嫩了点”。现在中国的汽车生产有很多都是中外合资企业,用的是人家的技术和牌子。在国外,汽车厂商早已跟相应的涂料企业组成合作关系,就算以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也会**考虑使用国外品牌的涂料。甚至连民族汽车品牌如奇瑞都会选择PPG、立邦等作为汽车涂料的供应商。据有关统计数据,中国75%~80%的汽车原厂漆市场被国外品牌瓜分。
当然也不能说国内所有的工业涂料市场都被国际涂料巨头们抢了去。仍以汽车涂料为例,在修补漆市场,75%左右的市场份额被国内品牌所占领,但大部分是修补漆中的低端市场;在塑料件漆市场,大部分的市场还是外国品牌的天下。
另外在船舶和集装箱涂料等工业涂料领域国内品牌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苏春海曾指出:虽然近年来我国重防腐涂料市场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但坐享发展成果、在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却大多是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在技术要求较高的集装箱和船舶涂装领域,外资和合资企业的产品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目前看来,国内企业仅在钢结构、铁路、高速公路的配套防腐体系等内陆市场占据一定份额。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生产规模、产品层次、施工质量、服务水平等各方面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今天,国际涂料巨头们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更是把中国作为其避风港,大力拓展其在中国的业务。如此一来国内工业涂料企业的生存环境更加残酷。据悉,我国涂料市场约有30%的分额被国外企业占领,而且国外涂料企业集中占据涂料中高端市场;在低端市场生存的国内涂企又存在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上海市涂料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赵金榜认为,产品、技术、营销模式和竞争手段的同质化使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目前,中国不少涂料企业的利润空间已经被压缩到10%的正常利润警戒线以下。“国内涂料企业在安全防护上,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环境建设,都与国际大涂料公司有很大差距。”对于国内涂料企业而言,现在的状况可谓“内忧外患”。 工业涂料的发展方向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作为化学工业一员的涂料产业也面临环境保护问题的考验。“环保、节能、健康”是涂料产品必然的发展方向。而工业涂料因其在涂料产业中的重要位置以及其对生活领域的渗透性,注定其要承担起更重要的环保责任。
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说,节能环保低污染的水性涂料被普遍认为将**终取代溶剂型涂料。此外高固体分涂料、粉未涂料、无溶剂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也属于环保型涂料。环保型涂料是涂料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尽管现在环保型涂料技术的发展还有待突破,但众多涂料企业特别是国际涂料巨头都在加大对环保型涂料技术研究的投入,以便能够在未来的环保型涂料领域中抢先一步。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环保型工业涂料已经占世界工业涂料的20%左右,估计到2010年这一比例会上升到30%。而在欧洲发达地区,这一比例目前已经达到30%的水平。环保型工业涂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此外,在工业涂料的使用领域,无论是关乎人们日常生活的一般工业涂料(涉及家电、家具等),还是工厂里的生产设备、铁路道路桥梁、船舶、飞机等的防护涂料,都要求具有更高的耐候性以延长相关工业产品的使用寿命。也就是说,工业涂料的耐候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提高工业涂料特别是重防腐涂料的耐候性,也将成为今后工业涂料的重要发展方向。
从工业涂料市场的水平看,工业涂料的未来市场将向中高端市场集中(其中高端市场还应该包括新兴工业领域的涂料市场)。是否能够满足中高端市场的需求可以检验一个涂企的真实实力。另外,中高端领域涂料产品的技术附加值高,向来为众多涂料企业所觊觎。比照中国工业涂料企业普遍在低端市场“叱咤风云”的状况,假若不改变技术上的劣势将难以在未来的工业涂料市场竞争中立足。
纵观当今中国工业涂料市场的局势,尽管能够深刻认识到市场蕴含的巨大潜能,国内涂企却难有建树,在与国际涂料巨头的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同时国内涂企之间的竞争又十分混乱,缺乏有向心力的领导型企业。中国涂料企业若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必须对以中小型涂料企业为主的生产模式进行整合以保证资金、技术的投入。**优化自身的竞争能力,然后才有可能获得跟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的机会。在产品方面要把握环保的大方向,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把目光放在中高端市场以及新兴工业领域的市场,改变以量取胜的传统观念,走以质取胜的科技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