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地暖**管材识别
互联网 09-12-24 阅读数:
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有些厂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将一些低价原料(如大庆石化的薄膜料LLDPE7042)研磨成粉,按一定比例掺入进口的PE-Xa管材**料中。这种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原料的市场价仅为12000多元,掺入的越多,成本降的越多,这样生产出来的PE-Xa管材长期质量是得不到保证。要辨别管材是否存在原料掺假,方法就是看其柔韧性,这种低价管材与合格产品相比更为柔软,但其密度和硬度都很低,耐应力开裂性能也很差。有的商家却将这个硬伤当成卖点来大肆宣传,谎称这种管材便于施工。
还有的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在配方中不加抗氧剂和辅助抗氧剂。实验证明,未加入抗氧剂和辅助抗氧剂的管材无法通过8760小时热稳定性试验,也就是说这种管材是根本达不到50年使用寿命。用户辨别PE-Xa管材中是否加入了抗氧剂和辅助抗氧剂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观察管材的颜色,建议**好与一些信誉好的大厂家的产品进行一下对比,加入抗氧剂和辅助抗氧剂的管材呈均匀的微黄色,无抗氧剂和辅助抗氧剂的管材则呈青白色。 熟悉管材产品的人都知道,无论是国家标准、国际标准还是德国标准,对管材的基本尺寸规定都是一样的,即外径(用字母d来表示)和壁厚(用字母e来表示)。以市场上**常用的S5系列20管材为例,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德国标准对其外径和壁厚的规定均为20×1.9(mm),外径及壁厚的公差为+0.3mm。国内有的厂家,甚至有些**大厂为了利益在管材的基本尺寸上动起了脑筋,他们订购一些非标准的管材模具,缩减管材外径或壁厚,以达到降低产品单重进而节省原料的目的。通过这种手段,每米管材的单重可降低10克左右,可降低成本0.17元/米。
但这种缩减了壁厚的管材,耐压性能及使用寿命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即使单单缩减了管材外径,壁厚不变,内径也会随之缩小,这种“缩水”的管材会影响管路中热水的流量,使地暖的采暖效果大打折扣。笔者在此提醒消费者,在选购管材时一定要认清管材的标识和执行标准,并按标准要求验收管材,以免这些假冒伪劣产品侵害您的合法权益。 包装长度缺米少尺 低价管材不能足米供应,几乎成了行业内公开的秘密。我们常用的整盘管材为200米/盘或300米/盘,没有哪一个用户会拿尺子去测量一下管材的真实长度,有的黑心厂家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个心理,生产不足米的管材来骗取高额利润。笔者就曾亲自在一家生产现场看过有厂家在设备上设置的长度是188米和280米,而管材达到设定长度被裁下后,包装上标注的却是200米和300米。据说有的厂家偷减的更厉害。如果按偷减率7%计算,本来售价在2.1元/米的管材,就可以按1.95元/米销售,这种“缺斤短两”的产品在施工中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导致施工成本增加。 正规的大厂,在产品质量控制上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开展生产管理工作,原料的采购、原料的检测、原料配混、管材挤出、管材收卷、管材终检、管材打包等每一个环节都有详细的操作和工艺记录,出厂的管材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只要凭着该盘管材的合格证,厂家就可以将质量问题追溯到每一个生产、检验环节,并有针对性的对责任员工进行处罚,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这套控制体系是非常科学和严密的。而有些小的作坊式厂家,甚至有些规模较大的厂家,在生产过程中根本看不到生产记录。
据了解,甚至为了降低人工成本根本不配备专职的质检人员,导致产品质量仅靠生产员工来控制,而生产员工的工资却与管材的产量、成品率挂钩,如果员工狠抓质量,自己的利益就要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