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亿”优先买国货 看民族涂料如何唱主角
互联网 09-12-16 阅读数:
行业人士都知道,去年我国 “4万亿”拉动内需政策开始实施,全国的基建、道路投资等工程红红火火地展开。而这些工程所需要的包括涂料在内的物资对中、外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块块“诱人的蛋糕”。随着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拉开,一场轰轰烈烈的采购大戏也正在上演。参与政府采购的内、外资企业都卯足了劲要从4万亿工程采购中分得一杯羹。
6月4日,发改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等其他九部委联合发文,强调政府投资项目属于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产品。而正是这一联合发文,引发了“国货和洋货究竟应该谁唱主角?”的一系列争论,成为眼下中国舆论**热门的话题之一。 “买国货令”旨在改变国货受歧视现象
“4万亿”优先买国货一出,即遭到了外媒的误读。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中国出台“买国货”的政策必将会引发与贸易伙伴之间的紧张关系,而且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华尔街日报》也援引中国美国商会主席华金的话称,“中国已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
“4万亿”优先买国货 看民族涂料如何唱主角
针对外媒的尖锐批评,中国WTO研究会常务理事何伟文对记者表示,这个所谓的“买国货”条款事实上并非对外国货的限制和歧视,恰恰相反,在中国遭受非国民待遇的正是中国货。这一回应真实地道出了目前中国国货反受“歧视”的现状。近年来,一些地方进行政府采购时,甚至在“资格门槛”上白纸黑字地写着“品牌要求:合资、进口品牌”,其潜在意思就是“民族品牌不得入内”。而早在4万亿项目开始实施之初,就有人担心,一些工程采购有可能再次成为洋品牌饕餮中国投资的盛宴,所谓的拉动内需到后来会变成“拉动外需”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