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楼梯宽窄应当有建设标准 杜绝危险
互联网 09-12-11 阅读数:
据悉,校园教学楼的楼梯竟然没有统一的安全建设标准。建筑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刚发生在湖南湘乡育才中学的踩踏事件尚无证据证明是因楼梯过窄,但每天放学、课间、上操等时段,校园楼梯都会在短时出现大量人流,如果没有安全建设标准,安全风险很高。
教委 楼梯安全宽度确无标准
2002年和2008年,教育部和国家建设部相继颁布了《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和《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2006年,本市颁布了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再加上此前颁布的《中小学校舍建筑设计标准》,如此多的标准中,竟然均“遗漏”了楼梯的宽度。
这些标准中涉及楼梯的条款只是规定了楼梯间应有直接天然采光以及台阶高度、楼梯井的净宽度、室内外楼梯栏板或栏杆的净高度以及不得采用螺旋形和扇形踏步,要求设置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靠右行走等指示和警示标志等。
对楼梯宽度只是笼统要求充分考虑中小学生天性活泼的特点,适应交通疏散和防火规范的规定,并无具体量化规定。教育部以及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也承认,目前确实并无特别针对学校校舍楼梯宽度的具体安全规范标准。
学校 楼梯宽度我们说了不算
在朝阳区的十几所学校里,楼梯的宽度相差很远,一些使用了十几年的老校舍楼梯宽度都在两米以内,校园小的,楼梯宽度只有1.4米。
但一些新建校舍楼梯普遍较宽,多数新教学楼都采取一层主楼梯、到一层半时左右分成两段分楼梯的设计,主楼梯**宽的能有四米多,而分楼梯也在1.5米以上。“这样设计可以分流学生,避免过于拥挤。”朝阳一位小学负责人说。
“楼梯到底建多宽,我们真的不知道,再说校舍也不是学校建的,我们说了也不算呀。”一位小学校长坦言。“人家开发商就建了这么一个楼,作为校舍给你用,我们也没有专业的建筑知识和资金改造,只能是修了多宽的楼梯我们就用多宽。我们总是叮嘱学生小心些,尽量避免学生在进出楼道时出现拥挤。”一所小学的后勤管理人员说。
楼梯宽度无法更改,为确保学生安全,本市多数学校放学、上操时都采取了“分班分年级进行”的方式,甚至有些学校禁止学生课间下楼活动,以减少上下楼梯的次数。东城某小学就有这样一条“校规”,课间学生只能在本层楼道或教室里活动,只有在老师带领下才能下楼,确保安全。朝阳区呼家楼学区的十余所小学,课间操前会特意安排一个20分钟的大课间,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到操场集合,避免造成拥挤。
建筑业内人士认为,学校楼梯没有统一的安全规范,也许是由于不好测算一个时段内通过楼梯的学生数量,但初中和小学的孩子**多15岁,自理能力不强,又爱追跑打闹,楼梯宽度没有上限可以理解,但也应该尽快制定宽度下限,**大限度地保护孩子们的安全。
不仅如此,还要保证的是楼梯扶手和护栏的质量问题,这也是很关键的,可以**好的保证学生的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