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玻璃转型 企业突破平板显示瓶颈
互联网 09-12-03 阅读数: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副院长姜宏 同时发展TFT-LCD和PDP配套产业 等离子显示器(PDP)是继CRT、LCD之后的新一代显示器,它问世于20世纪60年代,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批量生产。PDP产业整合加剧,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全球2008年PDP销量1440万台,主要配套材料玻璃基板需求约1200万平方米,预计PDP显示屏今后的年增长率将达到20%,到2015年PDP显示屏产量将超过3000万台。相应的PDP玻璃基板也会有相当大的增幅。到2015年全球市场PDP玻璃基板用量将在3000万平方米/年。 我国2008年PDP显示屏产量不足100万台, 配套玻璃基板需求也不到100万平方米。长虹与世纪双虹、美国MP公司三方出资,于2007年成立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主要生产42英寸到60英寸的等离子屏,总投资20亿美元,一期投资6.75亿美元,预期产能达到216万片,目前一期已经量产,到今年年底预计能实现110万片的产量。同时启动二期工程,长虹也已开始了向虹欧的再增资计划,长虹希望在2012年具备年产能600万片以上的PDP显示屏制造能力。另外,7月份安徽鑫昊等离子显示器件有限公司与日立合作,将在合肥建立一条**终产能达600万片的等离子屏生产线。预计国内2012年PDP显示屏产量将突破800万台,玻璃基板需求将达800万平方米。2015年PDP显示屏产量将超过1200万台,相应的PDP玻璃基板用量在1200万平方米。 PDP与TFT-LCD被业界统称为平板显示器,两者在显示原理上有很大的区别,这就造成了两者在显示效果上的不同。由于市场应用空间的不同,以及市场的导向作用,TFT-LCD成为当前平板显示器发展的主流。很多厂家放弃了等离子技术的研发和生产,国外几乎仅剩下三星、松下、LG三家,并且三星、LG也放弃等离子零售渠道,改投商用市场。国内PDP产业的发展要好于国外,但与TFT-LCD产业相比也明显现处于弱势,除了与国际相同的原因外,现在国内PDP产业的领跑者长虹PDP显示屏的良品率仍在爬坡期,目前仅达到60%,对中国PDP产业的带动效应还没用充分显示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PDP玻璃基板是PDP显示器所需**玻璃基板,占PDP显示屏原材料成本在30%左右,其应变点高、膨胀系数高、体电阻率高,具有三高的特性,玻璃生产技术难度很大,有较高的进入壁垒。目前世界上只有日本的三家企业能够生产,日本的旭硝子公司占大约90%的份额,NEG和板硝子约占市场份额的10%左右。 玻璃基板市场和技术被高度垄断,中国的PDP生产厂家所用的玻璃基板,全部依赖进口,自主性差,购进成本高,这也是制约我国PDP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1999年起国内几家单位就开始介入PDP玻璃基板的研究和开发,先后完成了玻璃的配方设计、生产工艺的选型、与用户的结合开发等工作,目前已经具备实施产业化的一定技术基础。 PDP显示器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尤其在大屏幕上(≥60英寸)成本优势明显。PDP技术难度和投资也小于TFT-LCD,是适合于中国当前发展的平板化显示产品之一,应该同时发展TFT-LCD和PDP两个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