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石材清洗剂的分类 检测及评价
互联网 09-11-30 阅读数:
3.2试样的清洗步骤
由于石材的污垢和清洗剂的种类繁多,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所以难以统一清洗步骤,一般只能按照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所介绍的方法进行。为了较科学地评定去污效果,要求设置;
(1)空白样品:即无污迹不清洗的同种石样,以作为清洗效果、清洗影响因素和残留比较的参比物;
(2)空白清洗样品:即无污迹但同样清洗的同种石样,以比较清洗对石材外观和表面形态的影响;
(3)参比样品:即有污迹而仅用清洗剂的同类溶剂清洗的石样,以确保人工污迹的可信性。另外,石材污迹试样的清洗检测至少要求三个并行样品,以降低偶然误差。
3.3清洗效果的检验与评价
石材清洗效果的检验与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观的改善,二是表层性状的改善(尤其对石质文物的清洗必须检验和评估)。需要指出的是,应尽可能运用数值来判别,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3.3.1石材外观的变化,检测方法有:
视觉,肉眼视觉判断污迹清洗前后,空白样品与清洗后的样品外观的差别;
光泽度仪,测量污迹清洗前后,空白样品与清洗后光泽度的改变率(△Gs);
三基色色度仪,测量污迹清洗前后,空白样品与清洗后色度的改变率(AE);
显微镜。对微生物斑痕可用显微镜计数。测量清洗前后微生物寄居率的改变率(△N)。
清洗后石材外观的变化可以根据以上所述视觉、光泽度仪、三基色色度仪、显微镜等来判断变化级别。这里,肉眼视觉可能会因人而异,上述AGs,△E,AN的数值化大小的比较相对易于推广。
3.3.2石材表层性状的变化,检测方法有:
水吸收系数,测量污迹清洗前后,空白样品与清洗后的水吸收系数的变化AW(kg/m。/h );
水蒸汽扩散阻力,湿杯法检测污迹清洗前后,空白样品与清洗后的水蒸汽扩散阻力差△ 。
清洗后石材表层性状变化的评价方法可以根据以上水吸收系数和水蒸汽扩散阻力的变化,比较AW和△ 数值的大小来评定(一般空白样品与清洗后的△w和△ 值越小越好)。
3.3.3石材清洗效果的评价与分级
根据清洗前后石材的外观和表层性状的测定结果进行评级,一般可分为:特效、显效、有效和无效。以上述仪器的数值化测定结果,既可以作为清洗剂的有效程度的判别,也可以用它们来定出不同级别的清洗剂具体要求。
4、清洗对石材的影响及清洗剂的残留问题
清洗对于石材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即可以消除污迹,也可能危害石材。为了让人们了解这种危害性,特别是了解清洗剂对于石质文物的远期危害,在石材清洗剂规范的制定中必须规定这方面的检测和评价。从现有的相关规范和标准中,可以参照的有关检测和评价方法还很少,以至残留物影响问题成了目前制定石材清洗剂规范的一个难点。
4.1清洗对石材影响的检测
清洗对石材表面形态的影响可用如下方法进行检测:
体视显微镜,在体视显微镜下观测污迹清洗前后,空白样品与清洗后石材表面的形态的变化(可加摄像头用计算机软件获得数字值A Z);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观测污迹清洗前后,空白样品与清洗后样品表面的粗糙度的变化(△Ra,△Rz);
光泽度仪,测量污迹清洗前后,空白样品与清洗后样品光泽度的改变率(△Gs)。
对石材表面破坏性的大小可以根据清洗剂使用前后测定的石材表面的△z,△Ra,ARz,△Gs的数值来比较和评价, (一般清洗前后的AZ,ARa,ARz,AGs的数值越小越好)。评级一般可分为:无影响、微影响、有影响和严重影响。以上述仪器的数值化结果也可以用来规定出不同级别清洗剂的要求。
4.2清洗后的残留物和残留量的检测
清洗过后,在石材上残留的化学物质及其残留量可以用仪器分析方法来检测。许多仪器,如能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可以直接测量空白石样与清洗后的石样。但在多数情况下,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化学分析方法往往需要从清洗过的石材样品中将残留的化学物质提取出来。目前,**方便的提取方法是用浸渍法或吸出法,使残留物转移到溶剂中,然后再进行分析。这种转移后的分析在定量上有一定难度,但是只要恰当选择参比物,还是能够完成许多石材内的残留物的分析的,如总可溶物,酸,盐,表面活性剂等物的测定。石材清洗剂规范中应该规定一些危害较大的残留物的检测方法和允许的**大残留物量。
4.3残留物远期影响的评估
目前,在石材上残留的化学物质对于石材的负面影响, 以及残留量的远期影响等大多还只能定性地评价。在实验室中,通过强化试验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看出部分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容易被腐蚀的石材。可以使用的强化试验如:清洗剂浸泡实验,即在规定时间内用清洗剂浸泡某几种石材,以观测对于石材的负面影响等等。
总之,本文提出了一些石材清洗剂的检测和评价方法,抛砖引玉,希望与行业内外人士共同探讨,使我国石材清洗业的发展更加规范和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