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LED 打造中国节能之都
互联网 09-11-25 阅读数:
这是一次成功的并购,两年以来,Cree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规模提高了50%以上,而且在背光和LED应用领域的突破也使其股价一路上扬,从并购前的14美元上升到11月10日的47美元,在金融危机中成为纳斯达克股价表现**为出色的上市公司之一。
1对于当初的这次并购,从华刚光电转过来的Cree中国区市场拓展总经理唐国庆告诉记者,“当初欧司朗给出了更高的价格,但是其目的就是完全取代原有的管理团队,而Cree则强调要把华刚建成中国化的Cree,显然这是一次双赢的并购。”
华刚光电原来的董事长成为了美国Cree的单一**大股东,而Cree则借助这次并购大大提高了在中国市场的**度和市场占有率,并且成为四大LED公司中**个把大功率LED封装工艺引入中国的巨头。
也正是因为这次并购让Cree拥有了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并与急于引进LED外延片和芯片制造等前端技术的惠州市政府建立了合作关系。
惠州市委书记黄业斌说,“惠州将不断主动承接国际LED产业链特别是前端技术的转移,重点引进LED芯片和外延片制造等前端技术。”
惠州的次优选择
由于芯片、外延片等产业链上游的话语权旁落,快速发展的中国LED产业与中国的液晶电视产业一样陷入了“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从全球LED产业来看,美国、日本和欧盟依然掌握着LED上游衬底材料、芯片、外延片的核心技术,而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则依靠技术跟踪和规模化成为LED生产基地,中国和马来西亚目前还只能算是这个新兴产业的积极跟进者。
显然与液晶电视产业一样,中国同样处于LED产业的**低端。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相关统计,目前中国LED照明生产企业已经超过了3000家,但是这些企业70%以上集中在下游产业,而国产LED中上游的外延材料、芯片也以中低端为主,80%以上的功率型LED芯片和上游部件依靠进口。
来自中国照明协会的数据则显示,在LED产业链中,外延片和芯片占70%的利润,而LED分装和应用则只占30%左右的利润,目前全球掌握芯片、外延片、半导体材料、封装和LED照明解决方案的制造商只有飞利浦、欧司朗、Cree和日本日亚。
亚洲**大的LED显示生产商——德赛集团有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惠州市LED产业的发展现状是有历史原因的,惠州LED企业大多是原来的照明企业进行的产业延伸和升级,这些企业原来的研发水平有限,大多数在进入LED产业后选择了直接从国外采购上游部件的做法。”
惠州另外一家**企业TCL集团尽管此前投资建设了国内**大功率的LED封装线,还与韩国大韩光电合资建设了生产LED背光源的TCL莱德电光科技有限公司,但是这些投资依然是在LED应用和封装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