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鲁以质取胜引领山东石材产业

中国石材网 09-11-18  阅读数:

  在文化底蕴深厚的齐鲁大地,一个现代化建材工业集团悄然崛起,这就是近年来已跃居山东石材领军地位的山东冠鲁建材工业集团。冠鲁建材集团是1996年整体并购原大型石材企业山东鑫磊集团后,经过成功改制,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一个集花岗石、大理石矿山开采加工、机械制造、石材磨料磨具研发、石膏矿山开采及深加工和餐饮服务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该集团拥有含18个品种的21座矿山**开采权,年开采花岗石、大理石荒料3万立方米,年产销石材装饰板材及各类异型石材100万平方米,在四川、新疆、福建、内蒙古等地开发协作矿山20余座。如今,“冠鲁”凭借其雄厚矿山资源优势及300多台(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生产设备优势,名气在国内外市场愈叫愈响。据来自山东省石材工业协会信息,“冠鲁”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其矿山和设备的优势,而是在运行机制、管理手段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日前,笔者怀着浓厚的兴趣采访了山东省石材工业协会秘书长周克继,请他就“冠鲁”整体并购后的成功经验做较为详尽的介绍。

    改革管理机制,打造资源优势周克继秘书长向记者介绍说:并购前,鑫磊集团是1990年组建的国家大型石材企业集团,“冠鲁”接管时企业资不抵债,管理混乱,拖欠职工工资达14个月之久。年产设计能力60万平方米的鑫磊集团虽然地处将军红、芙蓉绿、孔雀绿、鲁灰等优质石材产地,但没有一座自有矿山,将企业的原材料控制权拱手相让,成为日后制约企业发展和生存的一大痼疾。此外,责权不明,管理重叠,产权关系混乱。集团下属各企业虽为独立法人企业,但既无财权又无人事调配权,生产经营处处受制于集团,导致企业不敢也无法放手经营,形成“等、靠、要”的依赖心理。

    整体并购后,集团**向该企业输入“冠鲁”的管理机制,理顺企业产权,明确集团、公司、车间、班组直到每一个员工的责权利关系,改革分配机制,打破了“大锅饭”的工资体系,靠市场化的手段调节分配。具体为供应、销售实行中间商代理制、后勤人员实行绩效工资制、生产人员实行计件制,之后又推行了划小核算单位的五包制、“下道工序是客户”的模拟市场制等措施,改变了过去“三个干,两个看,还有一个在乱转,**后工资都照算”的局面,而使多劳者多得,谁收入**多谁**受尊重,职工互相比干劲、比贡献、比质量、比交期的良好氛围。其次,在企业得以稳固,人心开始凝聚,员工干劲逐步高涨的前提下,坚决执行“两抓一推(抓资源、抓市场,推行划小核算单位),国际国内两条腿走路”的思路,稳步扩大企业。

    在打造资源优势方面,他们由集团经理亲自抓矿山资源工作,彻底改变企业无资源依托的被动局面,采取联合、独资、参股、控股等方式,目前已拥有18个品种,21座矿山的独立开采权,在国内其他省份开发协作矿20余座,年开采石材荒料3万立方米,并且每年增加新品种矿山2~3座,为企业的生产提供雄厚的资源优势,也给企业回报了丰厚的利润和稳固的市场。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