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玻包材暗战低端 标准建设端成必然选择

新浪 09-11-16  阅读数:

 

  近日,一份由14家玻璃瓶企业老总联名起草,要求基本药物目录中禁止使用塑料输液瓶(袋)的报告即将上书中国医药包装协会。消息甫出,业内哗然。背后,一场中国药玻包材市场的暗战已不言而喻。      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产能过剩、市场萎缩和药品招标价格受限等上堵下截的发展困局,究竟下一个利润增长点在哪里?药包行业又如何在颠覆中重生?《医药经济报》记者发现,不少药包材生产企业已悄然谋变。      标准建设要求紧迫      多年来,我国输液领域由于标准化建设滞后,掣肘着产业发展。从更广泛的层面来讲,加快药包材标准化建设已成为业内的共识。      “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医药行业,应对能源及原料涨价、供过于求等发展瓶颈,频繁变更外形尺寸成为了许多包材企业应对市场变局的手段之一。”浙江药检所药包材室主任俞辉告诉本报记者,而我国的医药包装标准(YBB)只将规格尺寸列入推荐性项目,不设抽样方案和判定规则条款,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对药用玻璃制品规格尺寸上的规范。      俞辉认为,尽管2010版中国药典将药用玻璃标准纳入,但在对玻璃热膨胀系数、氧化硼的含量要求等标准的编制、内容、指标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程度上,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近期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授予在中国生产及销售Ⅱ型玻璃输液瓶许可的SGD集团圣华玻璃容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华德(SergeCofrade)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高华德表示,在药用玻璃的发展历史中,标准化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中国包材标准仍存在较大缺陷,如在外观质量上描述较少,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判定缺乏统一的依据等。      而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成熟,标准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紧迫。高华德解释说,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的企业做标准是亘古不变的法则。      据悉,圣华目前正在尝试成为在中国**个获得ISO15378认证的企业。“当然,获得ISO15378认证肯定也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高华德说。      近年来,国内药用包材尽管实现了升级换代,但是产品本身的技术含量仍然很低。健康网药包材专业分析人士郭亚雄告诉记者,如果不加强标准化建设,就容易走入“唯价格论”的误区。      “医用玻璃与塑料包装之争,除了利益博弈外,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标准建设滞后的具体体现。不过,我国玻璃包材主要集中在低端普通产品上,标准化建设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郭亚雄说。      探路高端市场      时下,限塑呼声高涨,将药用包材低端市场的竞争推向了沸点,再加上外资企业相继挺进高端药玻市场,整个产业链悄然发生变化。      对此,俞辉认为,随着新医改的纵深发展,药包材市场渐进式放量,而我国低端市场已饱和,因此,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了企业**为关注的焦点。      “我国高端药玻产品却几乎是空白。”俞辉分析说,原材料成本日益上涨,而利润空间日趋压缩,这让不少习惯低价竞争的企业备感压力,另辟蹊径成为必然的选择。记者获悉,山东药玻已引进了美国艾姆哈特行列式制瓶机生产线,正在加大技术开发力度,以不断满足用户的高端需求。      谈及此,高华德说,在药品领域,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期望值会越来越高,客户就会要求供应商的产品是零缺陷率。      “相对来讲,基础输液市场竞争激烈。但是很遗憾,这不是圣华想要拥有的目标市场。”这位法国人毫不掩饰地告诉记者,圣华目标是做到中国药玻**高质量标准,下一步将建约10万级的洁净室,为包括氨基酸、抗生素、脂肪乳浊液在内的高端产品批量生产铺路。      在采访中记者获悉,随着2008年9月德国肖特公司、今年7月格雷斯海姆集团纷纷进军中国高端玻璃市场,一场在高端领域的争夺战也将开演。      有专家认为,玻璃药包材属高耗能产品,要想增强市场竞争力,产业升级、走高品质路线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不管这个蜕变过程有多艰难,开始才是**重要的。      商机在哪里      近年,我国药包材领域因其独特的作用和日益显露的商机,逐渐引起业内的关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未来几年,欧美医药外包市场的增长率预计将会下降,而亚洲新兴市场的增长率预期将达到11%~14%,这将给亚洲市场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机遇。      对此,高华德和圣华玻璃副总经理鲁希瑞(CyrilRuiz-Moise)对中国市场颇有信心。高华德指出,中国的输液瓶市场预计每年约有50亿瓶的需求,其中90%为玻璃瓶,“随着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期望值越来越高。可以预见,高品质药包材的春天已经来临”。      分管市场营销的鲁希瑞告诉本报记者:“2009年的圣华玻璃营销额为1.9亿,其中80%在亚太,20%在欧美。圣华玻璃容器厂Ⅱ型输液瓶投产后,所生产的输液瓶将专门供应亚洲市场。”      据悉,全球医药产品基本包装需求的增长为4.2%,总产值达到112亿美元。目前,中国医药包装行业的年产值约为200亿元,年增长速度超过10%,是全球增长**快的地区。      “中国基层医药市场的迅速拓展,给医用包材(特别是药玻)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某业内人士对此预测:“随着我国医疗市场的快速增长,无疑对目前萎缩的玻璃包材市场起到提振作用,并拉动药玻市场以15%的速度增长。”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