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御危机能力大大增强 地板中小企业“长个儿”
互联网 09-11-04 阅读数:
“自去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到现在,北京的中小企业虽然也受到一定冲击,但倒闭的很少。一大原因就是已经有73%的企业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了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抵御危机的能力大大增强了。”10月30日,北京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张一平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据介绍,北京市大约有中小企业40万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6%,对GDP增长、稳定就业、技术创新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而北京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是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直属机构,专为北京地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提供政策指导、改制重组、融资担保、创业投资、高管培训、国际合作、专家咨询、企业信息化等全方位服务。“我们要做好中小企业的桥梁、‘外脑’和服务员。”张一平说。
抵御危机能力大大增强 地板中小企业“长个儿”
务实的36号文件
谈及近期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36号文件),张一平说,“这个文件从八个方面提出了29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涉及金融、财税、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开拓市场和完善服务体系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非常务实了。”
从2002年颁布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到2006年《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再到刚刚颁布的36号文件,“经济政策已经从对中小企业重要地位的逐步确认,发展到将扶持措施一步步落到实处了。”
“比如,对小型微利企业**次送出了一个‘减税大礼包’”。36号文件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更值得重视的是,36号文件不仅仅是为应对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所提出的指导意见,而将在形成关心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方面持续发挥作用。”张一平指出。
难在“三个源”
针对中小企业生产发展中还存在的很多现实困难。张一平认为,“中小企业主要难在‘三个源’:资金源、信息源、人力资源。”
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和持续发展都需要资金,目前中小企业融资和担保依然很困难。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企业全面、准确地获取信息格外重要,既包括市场信息、技术信息、人才信息等,还包括政策信息、国际环境信息。人力资源则包括企业的管理团队、经营团队和职工队伍。“我特别建议,企业应该把‘专家外脑’纳入到自身所需的人力资源中去。”张一平表示。
事实上,北京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专门成立了“北京市中小企业专家顾问委员会”,将银行副行长、资深律师、注册会计师等153位专家纳入企业“外脑”,开设“中小企业专家门诊”,由专业人士免费提供各种咨询,并组织专家走出去,实现企业和专家的信息互动和对接。
今年6月以来,该中心特别组织了“北京中小企业应对危机之道”系列讲堂,请相关专家和政府官员就企业应对危机中的劳动关系调整,政府鼓励创业、稳定就业、培训补贴的帮扶措施,融资、投资、担保实务、品牌创新、专利保护、文化提升等内容开班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