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液熔制工况侦测与熔制工艺诊断分析

互联网 09-11-02  阅读数:

  1  引言      熔窑中进行着复杂的高温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完成着从配合料到合格玻璃液的熔制过程。因为高温,人们无法直接观测到玻璃液内部的流动状况,无法测定玻璃液内部的温度分布和流动速度分布,因而无法了解澄清恶化,夹杂物产生,大量波筋以及析晶等熔制故障是如何产生的。运行中的玻璃熔窑犹如鲜活的人体,熔窑内玻璃液熔制工况出了毛病,也需要有熔窑医生进行诊断,通过望、闻、问、诊,采用诊断工具类似X照片,CT扫描等方法,找到熔窑工况毛病所在,才能确定改善熔窑的技术措施,达到治病救窑的目的。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诊断熔制故障呢?经过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多年的努力,主要发展了如下三种方法用于玻璃熔窑的诊断和侦测。

  2  热工实测

  在实测方法中,比较成熟的是玻璃熔窑的全窑热工测定和热平衡计算。该项测量任务有如医院进行的身体全面体检。在温度测量项目中,可以测量熔窑表面各处的温度,借以判定散热强度大小,测量数据不但可以提供窑炉节能依据,也可以间接判断熔窑内部玻璃液流动形态工况。全面的热工标定可由中国国 际玻璃工程有限公司下属的测试中心来完成。下面是间接判断熔窑内部玻璃液流动形态工况的表面温度测试诊断实例之一。同济大学材料学院杨志强等人为昆明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的日产450吨浮法玻璃熔窑夹杂物熔制工艺问题所作的诊断研究中,采用了池底外表面温度分布的测量方法,通过外表面温度分布可以间接推测池底玻璃液的温度分布,进而判断内部玻璃液两个对流环流的底部平衡点位置,为熔制工艺问题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一手数据支持;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熔窑玻璃液停产卸空后,求证玻璃液流的流动形态还可以通过观察在玻璃熔窑底部以及池壁耐火材料上的玻璃液冲刷痕迹,判断该熔窑在运行过程中玻璃液流形态的大致情况,为分析和制订熔窑进一步改进方向提供依据。同济大学材料学院在浮法玻璃熔窑工艺诊断中使用了这种方法,用以证明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与实际熔窑工况的一致性,强化了对熔窑内玻璃液流动规律的认知。

   实际熔窑玻璃液流中玻璃液质点的流动轨迹可以通过同位素追踪方法来确定。**在配合料中投入同位素质点,在熔窑周围布置检测装置来定位同位素质点的运动过程,跟踪同位素质点运动轨迹。这种方法技术要求高,实现困难,实际工程中很少采用。另外一种方法是造影法,在投料中脉冲法加入造影剂,在玻璃窑池壁一侧设有伽玛射线发射装置,另一侧设有同步接受装置,两侧同步扫描玻璃熔窑的玻璃液,由于造影元素的吸收伽玛射线能力很强,因此可以获得熔窑二维电子图像,通过影像分析得到玻璃液中的换料动态浓度分布信息。

  如果使用红外摄像机来拍摄熔窑大碹的外表面温度分布,也可以通过红外图像分析得到大碹温度分布特征,进而判断内部工艺状况是否合理。该技术是实用可行的测试技术之一,红外图像还可以用来支持验证数值模拟获得的大碹外表面温度分布计算结果。

  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不同部位观察孔用光学高温计测量熔窑内部指定点温度,间接获得大型浮法玻璃熔窑中玻璃熔制工况的信息。使用这种方法有时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