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电挤进批发市场 降低身价只为开辟新渠道
互联网 09-10-31 阅读数:
小商品批发市场一向是一些小品牌家电的销售场所,但如今号称走高端路线的外资品牌也降低身价挤进了这里。对于小家电企业而言,小商品批发市场正在成为必争之地,但与此同时,由于控制不够,也带来了终端产品价格的混乱。
降低身价只为开辟新渠道
记者了解到,虽然不同销售地点的商品价格存在差距,但差距大的、达到百元以上的多是外资品牌。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因为外资品牌产品利润大,出货价的可控范围也大,在目前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企图寻找新的销售渠道。
在北京虹桥、官园、天意、万通等几个小商品批发市场,记者都看到了不少洋品牌小家电,不仅飞利浦,松下、索尼、GE等产品都有销售,有的商品售价甚至低于家电卖场近200元。
据业内人士介绍,外资品牌不仅挤进了小商品批发市场,有的品牌还专门设立了与之相对应的供货渠道。而这一渠道的供货价格,一般都要比其他渠道低。用该人士的原话说:“小商品批发市场的优势就是低价格,价格高了肯定不好卖。有些摊主谁的货便宜就卖谁的,也没有个长期供货、代理合同。如果不给出低于国美、苏宁供货的价格,就不可能占领这一市场。”
有个别型号的产品为了打进小商品批发市场,不但主动降低出货价,还会征求销售商的意见,如果销售商对这一价格不满意,还可以再降价。正如北京明辉伟业总经理白建明所说:“飞利浦给我们这些签订常年合同的代理商的价格非常高,留给我们的利润空间很小,但他们自己的利润空间却很大。所以他们能以低于给我们供货价的价格出货。”
小商品批发市场对于很多品牌而言还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尤其是对一些外资品牌而言。据分析,放下高端产品的架子和高利润跻身其中,和很多小品牌一起拼价格抢市场,个中的关键,就在于外资品牌们的销售压力正在加大。
小家电市场竞争压力加大
小家电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寻找新渠道、降低利润销售的目的无非就是扩大销量、提高市场占有率。一飞利浦代理商告诉记者,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飞利浦小家电全球的市场都在萎缩,中国市场可以说是**好的。于是飞利浦公司就要求中国市场的销售指标要以高于中国GDP两倍以上的增长速度逐年递增,近两三年的销售指标都要以30%—40%的速度递增。于是为了完成销售任务,不得不想尽办法,压低利润也要保证出货量。好在外资品牌的利润一直都比较高,利润空间大,压低一些也还有利润。
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大家电的销售利润越来越低,而小家电的利润相对较高,本土家电企业于是纷纷进军小家电领域,而本土品牌小家电的价格低于外资品牌,在质量、功能上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差距,因此市场迅速被本土品牌攻占。面对这种局面,外资品牌扩大销售的**好办法就是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