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阻拦? 中国企业注资澳矿企屡受挫
互联网 09-10-21 阅读数:
近期,中国企业注资澳矿企接连遭遇波折,业内人士担忧这与澳大利亚外资审查委员会倾向收紧政策,提高门槛有关。中国公司在澳投资为何难字当头?澳政府对中国投资有何思量?我又应如何应对?一时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
16日,澳大型矿企必和必拓在其网站发表声明称,计划斥资2.04亿澳元(1澳元约合0.92美元)收购澳大利亚联合矿业(UMC)。如果必和必拓成功入主UMC,则后者向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出售11.4%股权的交易将面临搁浅,从而可能成为中国公司收购澳资源企业股权的又一桩败案。
12日,澳大利亚菲利克斯资源有限公司宣布,公司与中国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交易申请尚未获批,还需第三次向澳政府外资审查委员会提交申请。再次提交申请,意味着各方需再等待30天的审查周期。
8日,中国宝钢集团听到了另一个坏消息:该公司与澳矿企阿奎拉公司早在8月底就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如今却被告知必须重提申请,各方一时不知缘由。
再往前,中国有色矿业集团迫于澳外资审查委员会对交易施加的苛刻条件,放弃了对澳稀土矿商莱纳斯公司(LynasCorp)股权的收购。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澳外资审查委员会主任帕特里克·科莫尔9月24日出席悉尼“中澳投资论坛”时的讲话。他说,海外投资者对澳大型矿企的持股比例“**好不超过”15%,在新项目上的投资不超过50%。由于这是澳大利亚官方**近一次就海外资金涉足澳矿的表态,因此立刻引起各方猜测。
**近一年间,中国公司投资澳矿企有的成功获批,有的被拒;有的被施加额外条件,有的需重提申请。澳政府审批机构遵循何种政策而导致审批结果如此不同?政府对中国投资的具体要求和政策是什么?各方都显得摸不到头脑。
此间澳方分析人士指出,政府审批机构如此原则不清大有问题,“至少应该解释何种原因导致如此不同的结果。还要澄清科莫尔的讲话到底是不是意味着将对中国投资持股比例实行封顶政策?”业内人士呼吁,澳政府是时候该详尽说明对中国国有企业投资的政策和规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