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互联网 09-10-02  阅读数:

       近年来,我国松花江、丹江口库区、三峡库区、淮河、海河、辽河、黄河中上游、滇池、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陆续出台。与此同时,中国的大气污染防治也取得了新成效,初步形成了有效的大气污染防治监管体系,区域联合治污新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发展进步。随着更新思想观念、完善体制机制、改进方法手段,污染防治力度逐步加大,环境保护投入稳步增加,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1992年至2007年间,中国经济总量扩大了3.3倍,但工业废水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仅增长5%和62%,化学需氧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分别降低了31%和54%。

  水是生命之源,中国在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一些江河湖泊污染严重。恢复重点流域江河的自然风貌,逐渐成为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近几年来,松花江、丹江口库区、三峡库区、淮河、海河、辽河、黄河中上游、滇池、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陆续出台。中央财政设立了“三河三湖”及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专项资金,2007年和2008年分别安排专项资金50亿元。经过不懈努力,与2008年同期相比,2009年上半年我国七大水系Ⅰ―Ⅲ类水质比例提高6.3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中国的大气污染防治也取得了新成效,初步形成了有效的大气污染防治监管体系,区域联合治污新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等6省区市合作,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监管,保障了奥运期间良好的空气质量状况。目前,这种区域联防联控环境治理模式正计划用于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扎实推进。各地积极探索义务植树的新机制,组织多种形式的义务植树活动。自1981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全国参加义务植树人次达115.2亿,植树538.5亿株。据统计,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1981年的10.1%提高到35.29%,人均公共绿地由3.45平方米增加到8.98平方米。全国森林总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280万公顷增加到17491万公顷,森林蓄积由90.28亿立方米增加到124.5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8.6%提高到18.21%。我国年均增加人工林面积148.9万公顷,人工林总面积达到5300多万公顷,人工林年均增量和保存总面积分别占世界的53.2%和40%,居世界**。2000年―2005年,在全球森林面积年均减少730万公顷的情况下,中国森林面积却年均增加405.8万公顷。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