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陶瓷走过的20多年风雨

互联网 09-09-28  阅读数:

  1983年,佛山石湾利华装饰砖厂率先引进意大利唯高公司的墙地砖自动生产线,标志着中国建陶工业进入现代化进程。

  此后,佛山企业开始大量引进国外技术。1985年,石湾镇东平陶瓷总厂(东鹏前身)彩釉砖年产量为69.13万平方米,总产值为793.18万元,利润66.55万元。

  80年代初期,部分企业开始研制耐磨砖,并小量生产。而马赛克,则是手工生产。

  20世纪90年代

  产品:斑点砖、渗花砖

  关键词:新品研发、改制

  1993-1994年,企业在大规模生产耐磨砖的同时,开始试产斑点砖,即渗花砖的前身。到1995-1996年,渗花砖已经成为主流产品,进入大规模推广阶段。

  1998年,东鹏自主研发的“金花米黄”一举成名,确立了东鹏在研发领域上的**地位。随后,各地企业竞相效仿,墙地砖出现“全国一片黄”的局面。  

  这个时期的代表企业,是东平集团(东鹏前身)、鹰牌集团、华泰集团,这三大集团成为石湾镇三大支柱企业。

  1998年开始,大批国有企业、集体制陶瓷企业相继转制,转变为私有制民营企业,是建陶行业民营企业崛起的先声。

  21世纪初

  产品:微粉砖、仿古砖

  关键词:微粉布料技术

  这一时期,多管布料技术、微粉布料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尤其是微粉布料技术,结束了通体砖的时代,开创了两层坯体的时代,成为如今建陶行业的主力技术。

  以墙地砖为主的建陶产品,规格越来越大,新中源集团生产的1200×2000mm的超大规格抛光砖成为世纪砖王,是目前国际上规格**大的的抛光砖。

  2003年,仿古砖成为业内热点,仿古砖品牌井喷。

  这个时期的代表企业,是新明珠与新中源。新明珠,始建于1993年,目前拥有70余条生产线,员工1.8万人,年产值数十亿元,拥有冠珠陶瓷、萨米特陶瓷、格莱斯陶瓷、金朝阳陶瓷、惠万家陶瓷等**品牌。新中源则先后在广东三水、河源、顺德、清远、四川夹江、湖南衡阳、沈阳法库、江西高安、湖北当阳等地区建成了现代化工厂。

  建陶产业大转移

  2007年,广东省对佛山市提出,二氧化硫排放量要比2006年减排1万余吨。

  2007年5月,佛山市政府召开会议,决定停止审批陶瓷项目,环保不达标企业一律关闭,自此拉开了佛山建陶企业关闭停浪潮的序幕。

  随后,佛山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确定污染整治的目标为:截止2009年10月底,在现有的363家陶瓷企业中,重点扶持42家销售总额占60%-70%的企业,调整146家,关闭与转移175家。而根据“双转移”的工作要求,属于调整范围的146家企业,大部分走上了国内迁徙之路。

  国内产业基地多达105个

  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统计,2008年全国建筑陶瓷产量超过57亿平方米,企业1362家,从业人员36.6万余人。

  中国建陶产业基地以广东佛山为**,年产量20多亿平方米,山东淄博紧跟其后成为“北方建陶之都”,2008年年产量9.26亿平方米。

  目前,全国已经形成46个建陶产业基地,遍布广东、福建、山东、四川、辽宁、江西、河北、湖北、陕西、广西、重庆、浙江、云南、新疆等地区,加上规划中、建设中的产业基地,目前已经多达105个。

  2008年,辽宁、江西、河南、湖北、陕西、广西等新兴建陶产区,产量增长超过30%。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