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技术多处应用
互联网 09-09-27 阅读数:
2 采用满粘法施做防水层,三道防水线之间增加了互补性
满贴法施做防水层是选用适宜的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使防水材料与喷射混凝土、模注混凝土紧密满贴。此方法的特点,是让喷射混凝土的渗漏水不在三道防线中流串。喷射混凝土的漏点处,防水层不一定漏,这样喷射混凝土漏点不可能有水流过来,更不可能让水流串。当防水层某一点被破坏,此处的喷射混凝土、模筑混凝土品质好,无裂缝,则不会有渗漏水流入。模注混凝土出现裂缝,依靠防水材料的延性,也可以防止裂缝渗漏水。这样三道防水线都起了作用,且之间又有了互相补偿的作用,达到全面防水的目的。只有当三道防线在同一点都有问题,才发生渗漏,而这种机率是极少的。即使有这种情况出现,渗漏水点明确,堵起来也容易。
2.1防水层满贴法的工艺与实践
近年来我们在北京地区一些工程中采用了丙纶无纺布高分子增强复合防水卷材,用高分子水性粘接剂满粘贴,取得了较好的防水效果。 高分子增强复合防水卷材其芯材为聚乙烯,表层(单面或双面)用高强丙纶无纺布,经热合一次复合成型。为提高芯材的抗老化性,材料中掺有抗老化剂。此材料结构中间层是防水层和抗老化层,两表面是增强粘结层。 该产品经北京市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各项指标符合《高分子防水材料**部分片材》GB18173-2000及《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3-2001标准要求,
这种防水材料的幅度为1.15m~5.20m,其厚度为0.7mm~1.2mm不等,可采用单层或双层。
高分子水性粘接剂是用于粘接高分子防水卷材的**胶。该卷材胶可与水泥产生分子之间的相互扩散,从而使二者之间界面逐渐消失,相互“交织”而牢固的结合,有效地提高高分子防水卷材与混凝土、水泥砂浆粘结强度。其收缩性小,能有效防止空鼓和开裂。
高分子增强复合防水卷材和粘接料有以下特点: (1)该材料可在潮湿基面上施工,基面抹灰完成24小时后无明水流即可施工。干燥基面需要洒水湿润后施工。这样有利于隧道潮湿环境施工。
(2)该材料无明火作业,无污染气体,属于绿色环保产品。该产品经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检测所检测,符合《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2719-1998)要求,无毒、无味、无污染。粘接剂符合GB18583-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标准要求。
(3)该材料掺入抗老化剂,有很好的抗老化、抗氧化、耐腐蚀等特点。产品两面热合高强丙纶无纺布,具有更强的抗拉、抗穿刺、不易折断等特点。
(4)施工方便。用洁净水将粘接剂按配比与水混拌合成浆糊状,用刮板在基面均匀刮一层,即在其上滚压高分子增强复合防水卷材。经压实和挤压气泡,就可粘牢。在接缝处增加一道压条。经过4小时,即可达到防水效果。
该材料经建设部批准确定为新推广材料,2003年由华北地区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西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协作办公室审定,在通用图集88J系列中增设了本技术的专项技术图集,图集号为:88JZ9。目前已经在北京、东北等地大量使用,所涉及的工程包括地下热力隧道、电力隧道、竖井、房屋地下室、厕浴间、地铁车库屋面和15万平米的北京地铁八王坟车辆段大平台,都达到非常好的防水效果。 2.2 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采用光面复合式防水层的机理是考虑防水层不仅具有防水作用,而且考虑到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与二次衬砌模筑混凝土之间的隔离及润滑作用。模筑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温度应力、收缩应力产生变形时不受喷射混凝土高低不平表面约束,减少模筑混凝土裂缝。采用满粘法防水层的这种作用降低是否由此就出现或增加模筑混凝土的裂缝?通过已完成的隧道工程(相对隧道断面较地铁暗挖隧道小)满贴法防水层施工效果观察,这种情况并不明显。模筑混凝土有的有裂缝是否就是这种约束产生的还缺少试验和分析。尽管已施做的隧道出现裂缝,但由于防水材料与初衬及模筑混凝土是密贴的,加上材料的延性,没有发生渗漏 满粘法防水层在地铁隧道的应用毕竟是与以往隧道防水做法不同,虽是初步实践,就满粘法防水层在地铁隧道的应用问题尚应系统探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