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建筑规范
互联网 09-09-14 阅读数: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 做隔离层 立分格条 扎钢筋网 铺筑混凝土 平仓振捣 滚压 抹面压光 起分格缝条 养护 接缝修补 填塞背衬材料 防污条粘贴 涂刷基层处理剂 嵌灌密封材料 固化养护 检查验收 施工保护层
3.2 隔离层施工可采用纸筋灰麻刀灰低强度等级砂浆或干铺卷材
3.3 分格缝设置
3.3.1 分格缝的位置应符合下列原则设置:
1 设置在屋面板的端头处,纵横向分格缝交接处必须相通,不宜成为T字缝及L缝;
2 设置在屋面转折处;
3 设置在防水层与凸出屋面构件的交接处;
4 设置在整浇屋面的转折处及横轴线处;
5 分格缝纵横向的距离不应大于6m,板块面积**大不宜超过20m2
3.3.2 分格缝木条应刨光,一般尺寸为上口宽20~25mm,下口宽15~20mm,高度宜稍低于防水层厚度;预留槽边棱角整齐,不得有松散破损蜂窝麻面等缺陷;女儿墙周边缝宽应增加10~15mm
3.4 钢筋网的钢筋规格间距按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配4mm,间距100~200mm,双向设置,网片采用绑扎或焊接,分格缝处钢筋应断开并弯成90度,钢筋应置中部偏上,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mm
3.5 当刚性防水层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时,混凝土拌合应严格计量,控制坍落度,当砂石料含水率变化时应及时调整用水量,坍落度测定每台班不少于二次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应少于2min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漏浆和离析每个分格板块的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成,不得留施工缝
3.6 混凝土摊铺的虚铺厚度控制在1.2倍压实厚度,先用平板振动器振实,然后用滚筒十字交叉来回滚压之表面平整密实泛出水泥浆,后由专人抹光,抹压时不得在表面洒水,加水泥浆或撒干水泥在混凝土初凝时进行第二次压光,然后起出分格缝木条
3.7 终凝后应随时进行养护,养护方法可采用覆盖草包浇水塑料薄膜密封遮盖刷混凝土养护液等;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
3.8 防水层节点的细部构造
3.8.1 普通细石混凝土和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层的分格缝宽度宜为20~40mm;分格缝中应嵌填密封材料,上部铺贴防水卷材 3.8.2 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与檐沟的交接处应留凹槽,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
3.8.3 刚性防水层与山墙女儿墙交接处应留宽度为30mm的缝隙,并用密封材料嵌缝泛水处应铺设卷材或涂膜附加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