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玻璃细分带动市场发展
互联网 09-09-11 阅读数:
造价上,同样隔热、降低噪声功效的安全膜价格上与中空玻璃相仿或更低,**低级别的带有防盗功能的安全膜造价不到300元一个平方,一个普通居家,0.5-1万元上下就可以装备出来。并且安全膜只是薄膜,安装十分便利,根本不影响用户原先的任何内容,此外,福瑞达安全膜独有的防盗抗暴功效,让玻璃在隔热节能的同时,成为坚不可摧的无形盾牌。
玻璃安全膜市场巨大、应用简便易行
家喻户晓的汽车玻璃贴膜行业,为薄膜提供了每年数百亿元的大市场,而作为普通贴膜的更新换代产品,安全膜能在其中分得的份额是不言而喻的。在建筑领域,据资料统计,全国每年的玻璃生产量约5亿平方米,除去16%-18%的深加工玻璃,其余超过4亿平方米的原片玻璃被人们直接用于建筑、装饰等领域,仅就每年新增加的玻璃面积看,玻璃安全膜在理论上就可以轻易达到数百亿至上千亿的市场规模。如果我们仅以每年新增玻璃面积中5%的部分使用了安全膜这样的小比例估算,玻璃安全膜,也能达到数十、上百亿元的市场规模,这无疑为玻璃安全膜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市场空间。
玻璃安全膜不仅适合在新建筑物中使用,对翻修改造现有建筑物更具独特的效果。此种玻璃贴膜很容易贴在现有的窗玻璃上,而且不需要再添加任何昂贵的设备,是一种既廉价、省时又节能、安全的改造旧有建筑门窗的材料。据了解,广州市规定,凡2006年6月1日前竣工使用的建筑物,构筑物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其所有者或管理者要在10年内(玻璃幕墙2年内)采取相应措施,以达到建筑安全玻璃的技术要求。而全国经济中心的上海,也将都市中玻璃安全事宜列到了议事日程。
貌似简单的玻璃安全膜,却在贴膜和玻璃两个产业中引发了革命。贴膜行业,安全膜因其完整的控光和抗冲击性能,正在淘汰仅有控光功效的太阳膜。玻璃行业,则因轻便、单项防护、节能健康等功能取代了大部分的防弹玻璃。安全膜的诞生,引导出人们企盼已久的玻璃安全防护产业。
福瑞达安全膜,作为中国玻璃安全防护产业的积极倡议者和先行者,成为主要参与者起草了玻璃安全膜的全国行业标准。随着我国各地对玻璃安全防护的重视和具体措施法规的出台,玻璃安全膜,这一改变人类生活的新技术,必然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将随着玻璃安全膜的广泛应用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升。
中国市场亟待规范,玻璃安全膜标准刻不容缓
因信息、技术水平和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的差异和不对称,中国的玻璃安全防护市场十分幼稚和混乱。一些国际市场早已经淘汰、过时的产品被冠以时髦的新概念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汽车玻璃贴膜,就是这种信息不对称、发展阶段差异造成的假冒伪劣横行,正品真牌被排挤甚至遭淘汰的典型环境。其实,中国消费者给自己的汽车玻璃贴膜似乎都是基于一种自我保护心态使然的、带有相当盲目性的消费。比如相当多的人给汽车玻璃贴膜的理由是遮挡车外对车内的观察,担心他人窥视、担心公众察觉…,总之是担心暴露了什么。这种心理究其根本,恐怕是我们消费者内心深处的恐惧心理在做崇。我举个小例子,近期全国议论纷纷的国人境外形象,一些小细节更是唯我国人独有:我乘飞机到过世界各地,每当航班降落飞机正在滑行,**个站起来取行李的人几乎百分之一百是中国人!为什么,咱们紧张、恐惧,怕落于人后,连下飞机也下到前面。因此,当左邻右舍的谁贴了个里外不透光的玻璃膜,国人**个心理反应恐怕就是,他这家伙把自己保护起来了,那我不就暴露于天下了吗?这种并不正常的心态,左右着中国消费者大量消费着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多少裨益的各种莫名其妙名称、莫名其妙功能的玻璃贴膜。更有甚者,中国市场上居然堂而皇之地出现了“汽车膜”这种国际上并无所闻的新概念。
事实上,如果我们在汽车玻璃上安装只起到控光作用的太阳膜,一般情况下是弊大于利的。这是因为,如前文所述,太阳膜破坏了钢化玻璃的固有安全特性设计,使玻璃在受到冲击时不是整体崩溃而是块状飞溅,无端产生更多伤害隐患。第二,随着玻璃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在玻璃生产过程中已经可以让玻璃的控光性得到直接的加强和完善。与中国**大的汽车玻璃厂家福耀玻璃公司交流后我们了解到,国际主流汽车生产厂家在2000年之后,都已经将汽车玻璃的隔热、紫外线阻挡率等功效作为玻璃配套厂家的必备指标。这样,给汽车玻璃上贴控光膜(太阳膜)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已经多余。
至于因工作需要一定要把自己蒙在鼓里那样,用深色的薄膜把车子包裹起来的消费者,那应该是权衡了硬件安全和软件安全之后才能做出的抉择。特种行业总是对产品由着特殊的功效性能要求。
事实上,对于汽车玻璃来说,只有能够起到抗强烈冲击作用的玻璃安全膜,才能对消费者的行驶安全、车内财物、人身安全起到一定的防范和保障作用。当然,安全膜也有很好的控光功效,除了隔热、阻挡紫外线,可以具备比太阳膜更高的单向透光和隐蔽功效。
因此,尽管作为薄膜供应商和经营者,我们毫无疑问希望玻璃薄膜走进千家万户,让每一个车都消费我们的薄膜。但我们以人的良知告诫我们的消费者,不要轻易给汽车贴膜,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需求之后再决定是否在车玻璃上贴膜。
谈到这里,玻璃薄膜的标准是否应当尽快出台就不言而喻了。因为我们的消费者迄今为止还不知道究竟为什么要贴膜。标准可以告诉消费者产品的分类、用途、性能指标、检验方法。标准可以让公众明明白白消费,安安心心使用。标准还可以抑制虚假宣传。当个别商家毫不负责、随心所欲地编造些并不存在的产品性能指标发布给消费者时,以行业**高水准制定的协会标准就可以立即过滤出这种名不副实的虚假广告。比如某商家曾经公开发布的一款新产品,以74%的透光率标称自己是全球**高透光数据,并扬言高于此值就是假冒伪劣。事实上,参与本次玻璃安全膜标准起草的福瑞达玻璃安全膜,透光率就达到了95%,即便考虑波动值,该产品经过公安部检测的透光率也稳定在93%-95%之间。有标准,就有了对比,高低优劣也就一目了然了。
有了标准,现在充斥市场的假冒伪劣,则更无立足之地。尽管标准的起草制订,会在正牌、品牌企业间引起争论、矛盾,但这是正当竞争、正常争论,这决不意味着假冒伪劣有机会可以浑水摸鱼。因为有了标准,就有了高低优劣、好坏之分。假冒伪劣无论怎么吹嘘自己的来路、有多少重要单位是其用户,只要亮出其性能指标,就很容易露出马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