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柏林墙” 木门迈出技术公开**步
互联网 09-08-05 阅读数:
拆掉“柏林墙”的**步
去年底,全球金融危机向实体危机演变,作为实体经济之一的木门生产企业也难以独善其身。很多油漆门企业打算拓展免漆门产品以应对市场的变化,这时有企业主动找到了赛斯,想要其协助建厂。
对于同行的“求助”,李令军欣然应许,毫无保留,甚至没有收取一分技术转让费用。如今,从中受惠的那家企业已经在新的细分市场打出一片天地。这个成功案例给了李令军新的启示。
“目前一些企业和经销商的生存都面临着挑战,何不将自己这些年的经验做成一个系统总结并形成一套新的营销模式呢?”李令军说,“这样既可以帮助那些想上免漆产品的企业快速建厂,又可以将这项工艺技术推广出去,实现自己多年的夙愿。”于是,北京门展上,赛斯利用参展的机会,现场将“快速生产室内门”的行业宏观愿景呈现在所有同行面前。
赛斯“教您建厂”的原则是低投入、高回报。无论你投资10万还是投资100万,均可收获相对比例的回报。用李令军的话说,就是大有大的建法,作坊有作坊的方案,从生产到成品一周搞定。
赛斯在门展上的举动不免令业界感到“不可思议”。“它想做什么?帮竞争对手占领更广的市场,这不等同于自损吗?”如此的质疑声音不绝于耳。
对此,李令军自有自己的一番理解。在他看来,处处提防保守,**终的结局就是陷入孤立的境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成果被市场淘汰。对赛斯而言,不仅不排斥对手,更用一种寻求双赢的思路来看待对手,他认为,用他技术的厂家越多,人们对这种工艺的产品认可度就越高,自己的业务就越好。
李令军强调,市场的竞争**不是产品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品牌的竞争。赛斯能给的只是一个框架,具体风格的演绎、品牌的塑造还得由企业自己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讲,赛斯不是在复制竞争对手,而是在壮大自己的同盟队伍。
当前的木门市场竞争,一味将自己的工艺技术、自己的管理优点严实捂住,对于企业自身而言,是得不到发展的。加强与同行间的交流、学习、分享,这种另一种形态的自身发展及至行业发展的方法正踏出了它的**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