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市场萎缩 散单助小榄锁具业度难关
互联网 09-08-02 阅读数:
区域品牌能否冲淡阴霾?
据悉,小榄制锁协会已经在国家商标局共同注册了一个名为“中山锁具”的商标,预计今年印有“中山锁具”集体商标的锁具将会面市。小榄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曾志添此前对媒体表示,希望实施“企业+联盟标准+检测实险室+集体商标+品牌推广”的战略发展模式,着力打造“中山锁具”区域品牌。目前,锁业协会部分企业负责人已集资成立了“中山市小榄锁具有限公司”,负责集体商标的运营、管理和品牌推广工作。
包括富宇公司在内的企业,对小榄行业的这一做法都表示赞同。“浙江、山东的制锁基地以批量制锁为主,产品较为低档;‘小榄制造’在市场上属于高档产品。”在制锁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梁富坚认为,在金融危机之下,唯有靠品质取胜,靠品牌立足的企业才能在大浪淘沙中存活下来,因此,小榄的五金企业更应该珍惜“中山锁具”已经具备的美誉度,依靠区域品牌来带动企业的市场营销。
然而,问题依然存在。
“真正拥有自主品牌,自我研发能力,敢在市场上叫板的制锁企业,小榄也就十家、八家。”知情人士告诉笔者,“你拿一万元,租一个厂房,就可以办一个锁厂。”这便是业界俗称的“螺丝刀工厂”。据悉,在富宇公司周围2平方公里的范围,大约有13家锁厂。这样的锁厂生存能力相当薄弱,绝大多数以仿冒其他企业的产品来生存。“假冒伪劣产品的成本太低了,只有我们的五折,甚至两折。”余国强说。
笔者了解到,江浙一带的一些配件厂非常乐意和小榄的锁厂合作,以便借着“小榄制造”的美誉度来抬高身价,但却降低了整个小榄锁具行业的质量。
这些连企业品牌都无暇顾及的工厂,又怎么会受“区域品牌”的约束?“区域品牌是有风险的,这个风险**终可能是政府来背,让整个行业受损。”一位业内人士反问笔者:“如果打着‘中山锁具’牌子的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怎么办?
他认为,“政府方面也需有更大的作为,加大对于假冒伪劣产品的监管和打击力度,确保区域品牌的美誉度不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