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采用五种模式推广高效照明产品
互联网 09-07-25 阅读数:
五种模式推广高效照明产品 为促进高效节能产品推广,2008年中国政府就启动了财政补贴推广高效照明产品工作,取得了用户节电省钱得实惠,社会节能减排扩内需的积极效果。200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定13家节能灯生产企业,其中多数是国内外**企业,中标产品平均价格低于市场零售价40%以上。国家按中标价格的50%补贴居民购买者,按30%补贴大宗用户。国家发展改革委并下达了5000万只推广任务,共推广节能灯6200万只,超额完成了推广任务。
记者了解到,在使用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效照明产品工作上,主要有五种模式:
模式一:城区以社区为推进重点。如北京市选择4个城区的400多个社区为推广重点,由居委会和推广企业协作,事先发布公告,逐个小区进行推广,一个多月内推广了400多万只节能灯。特点是计划性强、效率高、组织有序。
模式二:农村用户以乡镇为推广重点。如山西省在长治、运城的乡镇一级,组织村委会及推广人员进行培训,深入开展需求调查,逐村逐户登记,统一配送推广产品,一个月内推广了300万只节能灯。特点是以替代白炽灯为重点,节能效果显著。
模式三:大宗用户集中推广。如云南省根据大宗用户需求集中、需求量大的特点,以大企业(集团)为重点,集中推广。仅在红塔集团、红河集团等4户企业就推广了93万只节能灯。特点是组织有力、效率高、成本低。
模式四:邮政渠道推广到户。如浙江省利用邮政系统完善的信息和物流渠道,向杭州市80万户居民家中发放了宣传资料,通过邮政回执确定用户需求,并通过邮购手续送货上门。特点是宣传效果好、配送便捷。 模式五:网络申购方便用户。如河南省利用政府网站,设立财政补贴节能灯推广申购页面,用户可通过网络方式申请购买。特点是便捷快速、减少现场购买带来的不便。 在探索推广模式的同时,部分地方政府也制定了配套补贴政策。如北京市在国家补贴50%的基础上,市、区财政又分别补贴30%和10%,推出“一元节能灯”政策;山西针对不同用户按照20%~40%的标准给予配套补贴;河北、陕西、宁夏、云南等省(区)对低保户、军烈属和困难户等免费发放节能灯;广西南宁市也提出了15%的配套补贴政策;极大调动了居民购买节能灯的积极性,实施效果很好。这些成功的做法,既为扩大节能灯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也为推广其他节能产品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