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东4.4%成绩单看陶瓷工业内外市场关系
中国建材第一网-南方日报 09-07-23 阅读数:
内销的大幅增长并非自然而就。有人曾提出,擅长外销的粤企无法适应国内市场规划。反驳者则认为,30年来广东开拓国际市场很有办法,在人力资源政策财税方面的配置已经形成了一套体系,如今拿出当年支持外贸的方法和魄力去帮助陶瓷等重点行业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定非难事。
“家电下乡”、“广货北上”、“广货西行”、“外博会”等等国家和省的系列战略措施,已初见成效。
受惠于“家电下乡”政策,广东不少家电厂商中标产品的销量增长了40%,从而使广东家电业产值跟去年持平,“否则受出口影响,可能会下跌30%。”
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确实惊人。按**新统计,上半年67场“广货北上”共签订货协议4500亿元。本月初,省经贸委与潮州市联手前往上海,一向出口的潮州陶瓷大受欢迎,一下子接了75个亿的订单。早前惠州产品上北京、广东服装去山西……无一不出师大捷。
在欧美市场“打过滚”的广东陶瓷,在国内市场非常有竞争力。副省长万庆良介绍,作为“出口转内销直通车”的首届“外博会”当场成交509亿元,仅沃尔玛就找到400多家新供货商。
“扩大内需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期战略。”省长黄华华在省委全会上如是说。
市场环境的转变,正在考验企业竞争能力和“掉头”速度。今年一季度,广东海关共为66家加工贸易企业办理了转型手续。一些企业转型内销时也考虑起产业全国布局的问题。
市场结构的调整,正引发一场产业改革。当大部分人还把广东归为轻工制造大省之时,广东以数据告诉大家,以汽车、石化、船舶、海洋工程、航空等产业为代表的广东装备制造业已经跃居全国**。
国际市场仍有很大潜力
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并不代表放弃国际市场。家电名牌“格兰仕”在金融危机发生后发现,国际市场日用品消费需求量不降反升,抓住机遇开拓市场,使得自身海外销量升了40%。
“比较理想的结构是,立足于内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双轮驱动。”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谢鹏飞提出。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等陶瓷工业循着外向带动的路子发展,这种外向带动模式甚至造就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一时还难以用新的模式来取代,更何况国际市场仍有很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