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陶瓷基地 支撑行业发展
慧聪 09-06-23 阅读数:
高安 **建陶产业基地在此落户
高安陶瓷历史悠久,现代建陶业在改革开放初期便开始发展。新世纪的高安建陶行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焕发出勃勃生机。目前高安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建筑陶瓷集群,是江西省**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其区域品牌效应初步凸显。
高安素有建筑陶瓷生产基地的美誉,是江西省**片釉面砖诞生地,高峰期釉面砖产量占全国的1/8,有釉面砖王国之称。自2006年以来,高安市的建筑陶瓷产业迎来了另外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每一年的建陶产量同比增长率都在三位数以上。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拥有投产陶瓷生产企业49家,陶瓷生产线66条,生产各类建筑陶瓷产品达1.6亿平方米,有配套企业155多家,从业人员达10000余人。
根据高安市政府的有关规划,到2010年,高安将会建成200条建筑陶瓷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将达6.5亿平方米,年销售收入达120亿元,年利税18亿元。
高安市的建筑陶瓷企业原来分布在各个乡镇中,2007年由市政府立项开始统一规划、建设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原为江西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基地位于江西省高安市东南部素有高安“金三角”之称的八景、新街、独城三镇交界处,是经过中国建材联合会批准的全国**个**的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基地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分生产区、展贸区、物流区、培训区等相关区域。
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基地自2007年3月建设以来,已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6亿元,共完成土石方1370多万立方,完成路面硬化11.5公里,新架设电力设施线路15.7公里,完成日产2万吨自来水装机容量,共引进陶瓷及配套企业50家(其中上亿元以上项目16家,5亿元以上项目8家),合同引进资金110.31亿元,拟建生产线153条,其中全国**品牌陶瓷企业如新中源陶瓷集团、新明珠陶瓷集团、欧雅陶瓷、英皇卫浴洁具、恒达陶瓷、传达陶瓷等都相继落户。基地2007年荣获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颁发的热心陶瓷学术事业贡献奖,2008年荣获第四届陶瓷行业新锐榜年度产区奖。
景德镇 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兴盛走向了后来的衰败?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战乱中蛰伏了数十年的景德镇陶瓷因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大解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那时候刚刚被设为江西省直辖市的景德镇开始将“振兴陶瓷工业”定为发展方向,在国家、省、部等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开始整合已经支离破碎的民间陶瓷厂,统一规划新一轮的发展方案。从1949年创建建国瓷厂开始的10年内,景德镇先后创建了光明、艺术、红旗、红光、建筑、东风等**国有瓷厂。
陶瓷是景德镇的立市之本。新中国成立以来,景德镇陶瓷产业在继承中创新,仍延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辉煌。但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景德镇传统的陶瓷产业普遍出现效益滑坡,资产负债高、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走到难以为继、面临解体、陷入发展危机的关头。进入新世纪,景德镇痛下决心,在对陶瓷产业的国内外背景、发展态势以及本地陶瓷现状进行认真分析后,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构建高新技术陶瓷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产业格局,开始了陶瓷复兴之路。
晋江 陶瓷产业的历史演变之路
晋江是我国**大的外墙砖生产基地,占全国外墙砖总产量的三分之二,琉璃瓦垄断全国市场,形成了以磁灶为中心,辐射内坑、南安官桥、紫帽等周边镇的建陶产业集群。其大批量的生产,赢得了规模优势,降低了成本,在建陶的区域竞争中取得了成本优势,并迅速打开了市场。
晋江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东濒台湾海峡,与金门、台湾隔海相望。辖13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385个行政村。陆域面积64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34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1公里。总人口103万,以汉族为主。晋江是全国**侨乡,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旅外侨胞、港澳台同胞220多万,号称“海内外300万晋江人”。
以晋江磁灶镇为中心,辐射内坑、南安官桥一带的磁灶陶瓷产区,是全国**的陶瓷产区之一。福建磁灶与广东佛山、山东淄博、河北唐山并列为全国四大建筑陶瓷生产基地,集中了晋江90%以上的陶瓷企业,外墙砖产量达到全国的三分之二,年产值超过55亿元,琉璃瓦几乎垄断了全国市场。2000年6月18日,磁灶镇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授予“中国陶瓷重镇”称号。
拥有**星火区域性陶瓷建材支柱产业区、**技术创新陶瓷工业示范基地、福建省第三批科技示范镇、福建经济重镇等城市“名片”。(编辑:boya123)
推荐阅读:
陶瓷产能过剩恐遭限产令 “圣德保陶瓷团购节”8.1巨献 建材要不要上网买,这是个问题 陶瓷团购:“新中源航班”即将起飞 产能过剩 陶瓷行业恐将遭遇“限产令” 11家陶瓷品牌入围中国500**具价值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