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摘掉石材对人体有放射性危害帽子
互联网 09-06-08 阅读数:
从表中的检验数据统计结果,除个别品种外,国产花岗石放射性绝大部分属于A类产品,而且大多要比标准指标低得多,放射性安全系数是足够大的。黑色花岗石普遍比较低,接近大理石的放射性水平。带有黑色云母杂质的石材放射性水平较高,多见于粉红色石材;其它颜色的石材中,色斑、色线或黑色斑点密集的地方,放射性水平比正常要高。进口石材中,也只有少数品种放射性水平偏高。石材的放射性水平也存在不均匀性,同一块板材,外观花纹色调有差异的地方放射性水平是不同的;不同批次的荒料之间放射性水平也会有差异,有些品种差异会非常大,例如统计表中的“红钻”、“细啡珠”、“印度红”等花岗石,不同的批次分别出现了A类、B类、C类和大于C类不同结果,类似的现象在其它少数品种中也存在。我国产的花岗石日前还未发现有C类以上的品种,多是A类,个别品种有时偏一点B类。
石材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也是各种建筑材料的原料来源,同其它建筑材料一起构筑我们生存的空间。人类在具有放射性的环境中繁衍了几十万年,时时刻刻受到外来射线的辐射,已经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情。建材产品的放射性水平属低剂量辐射,不可能在短期内很快导致确定性效应,一些报道和传言是缺少理论与实践依据的。我们应以科学的观点正确对待花岗石的放射性问题,进而适当合理地选用石材,达到既美化家居,又能保证人身健康和安全。
建筑材料的放射性对人体的伤害,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外照射,主要是γ射线电离辐射;另一个是内照射,主要是通过吸入放射性气体--氡,在体内近距离释放α射线,分解体内细胞而破坏生理平衡,对人体造成损坏。γ射线能量较低,穿透能力很强,因为人类对地球的辐射长期适应而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所以外照射对人类的危害不是很明显,许多放射性较高的花岗石矿区祖祖辈辈生活着的百姓并没有感到不适,而且寿命并不低,原因是已经适应了这种高辐射的环境。原生放射性核素238U在衰变过程中变成镭,镭不稳定衰变成氡,氡继续衰变,放出射线。氡是一种比空气更重的放射性惰性气体,容易沉积在屋内低处,在不通风或人类长时间停留的环境中,很容易吸到体内从而危害人体,内照射对人类的危害程度**大,预防的**办法就是室内多通风,减少氡的吸人量。
虽然放射性标准中对花岗石的放射性规定了严格的分类控制指标,但并不是说A类石材就**安全,B类石材就**不安全,这其中也有一个剂量的尺度;也不能说哪个石材品种就**绿色,哪种石材就**不安全,因为有些花岗石根据矿物成份变化,放射性从A类到C类都有。所以实际使用中应针对该批量产品到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确定其确切的放射性含量,再根据其用途和用量采用灵活的防范意识。例如内照射指数为0.9的A类花岗石用在室内一定要注意多通风,**好是不用在卧室等长期封闭使用的室内;对于用量不大的B类石材,例如内照射指数为1.1的花岗石作为窗台板或茶几板等用途放在卧室内也是未常不可的。即使用了放射性水平较低的石材,也应对室内多通风处理,原因是墙地等其它建筑装修材料同样会放出氡气。另外说明一点,建筑材料所含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长达上亿年,是一个漫长的释放过程,不像家具中的甲醛、VOC等有毒物质通过一段时间的挥发会降低浓度和毒害性,放射性是永远存在的。
总之,花岗石放射性并不是什么可怕的物质,正确使用和积极预防石材和其它建筑材料的放射性,会使我们的生活更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