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砖到板 建筑陶瓷“瘦身”成功
互联网 09-06-04 阅读数:
原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建筑学会会长宋春华认为,PP板的“瘦身”带来的将是整个建筑陶瓷产业链,乃至整个建筑材料领域的巨大变革。
对于各级经销商而言,“瘦身”至少意味着仓储效率**,物流成本下降三分之二。对于建筑开发商而言,“瘦身”意味着陶瓷材料产生的建筑负荷同样下降三分之二,既提高建筑的安全负荷冗余,也为建筑陶瓷开辟出更广阔的运用空间。而对于**终使用建筑陶瓷来装修家居的普通消费者来说,“瘦身”可以说是直接为他们节余出了宝贵的室内空间——仅以一套120平米建筑面积、层高3米的三室一厅普通住宅为例,如果以PP板替代普通瓷砖来装修其全部内表面,就至少能为“变”出额外的5立方米空间来。
“也许整个中国建筑陶瓷市场未来一段时间的风云变幻,都拴到了PP板这只蝴蝶的翅膀上。”宋春华如是说。
“万能陶瓷”撬动建材市场传统势力
瓷砖,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几乎就等于是建筑陶瓷的代名词。对于亿万建材消费者而言,瓷砖是他们温馨家居里坚实的地面;对于建筑陶瓷生产商而言,尽管瓷砖是他们的利润基石,是确保陶瓷在竞争激烈的建材市场上占据固定“地盘”的定海神针,但同时也是他们扩展市场份额的“天花板”。
PP板的出现,现在似乎成为了建筑陶瓷厂商们冲出多年的根据地,“开疆拓土”的一柄利器。在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名宿,蒙娜丽莎陶瓷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萧华的眼里,PP板几乎可以称为一种“万能陶瓷”。
“建筑陶瓷能做到这么薄,能做到足够大,同时这种陶瓷板材还能达到传统瓷砖的强度性能,这些都是令人振奋的。”萧华对PP板的优点如数家珍。他特别指出,有经销商曾问他如此轻薄的瓷板是否会变得更“脆”,“我告诉他们,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事实上,正得益于本身的薄形化,加上生产工艺的革新,PP板成为一种有“弹性”的陶瓷。一块长1.8米宽0.9米的普通PP板,可以经受高达3厘米的弯折。这意味着,PP板已经突破了“地板材料”的限制,可以满足大多数家居装修和建筑外墙材料的受力要求。
除此之外,现有的PP板产品线已经包括了亚光、抛光、半抛光等多种表面处理方式,能重现包括仿古砖、瓷片、抛光砖在内的现有主要瓷砖产品的外观特点,更有仿墙纸等材质新品的推出。
“有了单张面积足够大、材质色彩足够多的PP板材料选择,消费者可以考虑进入‘瓷屋时代’的可能性了。”咸阳陶瓷设计研究院闫开放院长提出了大胆的建议。他认为,现有的PP板完全能够同时运用于地板、立壁、台面和天花板的装修。全瓷装修的家居不仅能让消费者实现“一站式”的设计和采购,在整体色调和光泽的调和上也具有天然的便利性。此外,受益于PP板的陶瓷特性,这种全瓷装修的家居不易污损,且清洁起来也方便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