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塑料产业在艰难中求生存
台州日报 09-05-25 阅读数:
从台州塑料机械来看,由于塑料生产企业开工不足,对塑料机械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大型塑料机械生产减产量**高多达50%,裁员量高达40%,企业销售额下降30%-40%;以出口欧美为主的塑料机械下降30%-40%。”位于黄岩的某大型塑料机械经销商陈前根说。
办法总比困难多
一切都在昭示着,台州塑料产业面临十几年发展历程中**为艰难的时刻。然而,台州塑料企业没有闲着,而是想方设法寻找着“活计”。
据记者调查,在对市场信息匮乏、自身流转资金少的状态下,大部分塑料家庭作坊加工厂主采取“守势”策略,以减产停产、“收缩战线”等初级方式来对待危机。
“稍上规模的大中型企业,由于团队实力较强,市场信息掌控较好,加上团队重建成本高,多采取转型转市的方式,寻求企业生存空间。”陈嘉增告诉记者。
据调查,大中型企业订单数相对稳定,虽然与上年同期相比有下降,但基本都能“保本”。多数企业凭借自身中高端产品的良好信誉、品牌力量和市场销售渠道,转向中低端市场增加产品竞争力和订单数量;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凭借生产出口产品的背景,转向国内高端市场和中低端市场;有的企业则借机进行资源扩充。
据(黄岩)华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金辉介绍,该公司从去年6月份开始,调整了产品结构——转以生产电动摩托车配件为主,以摩托车配件为辅,今年1季度的销售收入反而增长了30%。
今年3月份,台州市**大的塑料日用品生产企业——美塑业投资7000万元,在临海沿江建设新厂,准备生产出口的塑料日用品。“危机等于危险加机会,目前市场普遍低迷,一些资源价格应声回落,市场上各类人才、设备和技术供应充足,是一个**的低成本扩张时机。”公司副总经理赵劲松说。
企业在努力着,台州各级政府也在行动着
一个总面积近24万平方米的台州国际塑料城即将完工,建成后将成为国内规模**大、功能**全、模式**新的多功能国际化现代塑料产业交易市场。
今年9月,第九届中国塑交会将在路桥举行。塑交会组委会已联系了国内各省市的塑料协会近30个,国外的协会及组织近50个。多个国家的塑料协会对中国塑交会表示了参与的意向,目前泰国、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六个国家的塑料行业协会已经和塑交会组委会达成了合作共识。
“下半年,肯定会好起来的。随着国家4万亿元拉动内需投资政策的实施,必定会刺激和带动国内投资和消费的。现在,我们已经明显感觉到来自农村自来水改造工程的订单,正在大量增加。”面对未来,张妙德满怀信心地说。
靠创新升级突围
全球性金融危机背景下,台州塑料产业发展正在经历“阵痛”。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内外交困的局面,企业和政府不能乱了方寸,相反应该冷静沉着审时度势,积极寻找区域产业的突围之路。
眼光不妨放长一点。台州塑料产业规模大,基础实,底气足,这些都是优势,但依单个企业论,“低、小、散”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塑料民用产品的应用铺天盖地,潜在的市场空间肯定大得很,民用塑料富含科技,高端产品的附加值高。当下寻求产业突围之路,**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改变单纯做普通塑料的局面,开发新型改性塑料品种,走科技创新型发展之路;其次要以省级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在塑料产业领域,依托自身产业链,积极优化组合,打造“航母级”企业集团,引领整个产业发展走上康庄大道。(编辑:boya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