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收获”成陶业09年临界“温度”
互联网 09-05-19 阅读数:
再回观陶瓷销售“小阳春”现象,究其原因有三:一方面是因三、四级市场刚性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是“5·12”灾后重建需要不少建材,拉动陶瓷旺销;第三是佛山陶瓷产区陶企搬迁,以及佛山私抛厂的“囤货”,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3月小阳春”现象。
国际国内经济专家预计中国二、三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将明显反弹,预期的“6月拐点”更是日渐临近。不管是“房托”暴光,抑或是产业的产能严重过剩,5月陶瓷市场销售回落已成事实。
或许“船到桥头自然直”,彼消此长,当然值得我们去期待,然而,“房事莫提”和陶市回落,“6月拐点”的确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遐想的空间。
众所周知,“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没种,则秋无收,道理再浅显不过了。在我们陶瓷行业,产能过剩和市场失衡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陶市当旺不旺,利润超薄更是令众多陶企如履薄冰。因为“授信铺样”可能令已经百上加斤的陶企面临更大的风险。6月的临近,上半年的运营轨迹也日渐清晰。因此,可以肯定的说,6月“收获”将成为陶业2009年临界“温度”,是上行还是下滑,人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