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大石山**具文化底蕴 可成**大城雕
互联网 09-05-12 阅读数:
这里还孕育了中国改革开放后云浮私营石材业“**个吃螃蟹”的人。1983年,牧羊村党支部书记林汉暗中联合了6户农民,悄悄地办起了一间石片厂,到年底净赚了6万元,人人成为万元户,而当时人均纯收入不足300元。时任省委书记林若到牧羊村视察后,充分肯定了村党支部充当致富带头人的做法。如今云浮已成为全国四大石材基地之一,产值数十亿元,造就了“石材王国”的神话。
“我年轻时也做过云石开采,经历过手工开采、炸药开采、机械开采三个过程,其实这也是云浮云石开采的历程。”张昆生说,手工开采全凭铁钎、凿子,一个月也可能取不出一整块石头。炸药开采也是靠人工打炮孔,炸出大石头后,还要靠人工修凿整形,但总算比全为手工开采快了些。但炸出的石板材只有30%得到利用。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用上了先进的界刂山机,可将大石山像切豆腐那样一块块切割下来,再用吊机吊下山,这样,石板材的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张昆生指着残留的“小不点”说,这两座小山头便留有许多当时机械开采的痕迹。“如果全靠手工开采的话,再过一两百年也不能铲平这座大石山”!
由于采用了先进技术开采,大石山在20年间迅速变成平地,至2005年基本开采完毕。云石从此也成为石中之王:“质量好的价格已从原来的每平方米1000元上升到四五千元,而普通的外来石料也就是几百元,即使外来料中属上乘的沙安娜也是每平方米1500至1600元左右。
**具文化底蕴 可成**大城雕
经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快速挖山,大石山不但大部分被铲除掉,而且比地平面挖低了数十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湖。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工湖被填平了,残存的小石山也即将遭受“灭顶”之灾。今年2月,张昆生开始奔走疾呼:“那是历史悠久的云石文化之根,千万不要毁掉!”
好消息随后传来,经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省文物普查办专家现场考察认为,此云石文化遗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云石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建议就在附近建设一个云石文化博物馆,向世人展示云石文化的魅力。现已初步确认两“小不点”所在地为云浮古老云石开采遗址,两残余小石山属文物,云浮市政府也下文要求相关部门单位停止开发并原地保护云石文化遗址。目前云浮有关部门已着手对遗址进行科学规划。
眼看大石山即将消失得无影无踪,在石料厂工作了几十年的陈家容也在心急。他说,剩下这个“小不点”比任何人为的城市雕像都有价值,在保留当年开采痕迹的前提下,稍加修凿,有可能成为很有城市文化底蕴的世界上**大城雕。(编辑:boya123)
相关阅读:
云浮石材质量提升 放射性不再是绊脚石 云浮石材机械设备 实现产销两旺 云浮石材行业 在危机中寻求新发展机遇 云浮石材为百年石材基地增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