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厂家与经销商关系微妙
互联网 09-03-24 阅读数:
近日,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厂家与经销商是产品从原料转化到成品、从产地转移到消费者的必经途径,他们既是同一战壕上的战友,互为合谋;亦作利益链分配上的PK,两相牵制,因此称为“渠道之暗战”。
大小经销商制的一般定义
大经销商制一般是厂家在全国的省会城市(省内**)或大城市(省内若干家)设立一级总经销商(跨省的较少),总经销自己下设分销商,二级分销商可能设在普通县或区,然后二级分销商还可以在镇设三级分销网点,总之,只有一级区域经销商直接对厂家负责,其它分销商直接对区域总经销商负责。因此总经销商的管辖范围很大,渠道的层级较多。厂家眼光以大型城市为主。
小经销商制一般是厂家的经销商在全国广泛铺开,不单在一级大城市设立,也在二三级城市设立,甚至渗透更细的潜力区域,这样,营销网络全面铺开,都对厂家负责,渠道的层级少,实施扁平化管理。厂家眼光不止盯住大城市,中小城市也通吃。
大经销商制的特点(优劣)。
(一)优势:由于经销商的数量偏少,全国多为数十个,厂家易于对经销商管理与辅导,沟通成本较低。经销商面对的区域大,获得的市场收益也大;由于厂家的经销商少,做得较出色的经销商也易从厂家手中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经销商的积极性较高。
由于经销商辖区大,更容易维护当地产品价格的统一与稳定,避免价格过激竞争,有利于区域经销商的操作与利益保护。
(二)劣势:厂家对经销商特别是优势经销商的依赖性很强,如果有一个经销商与厂家“分手”,即影响下面数个分销商与厂家的合作,从而一下子动摇了厂家在该区域的业绩。经销商因拥有较强势的渠道资源在与厂家博弈时拥有较强的话语权,较为强势。
虽然大经销商制让商家占有更多利益,但也并不一定意味着高效率。如果厂家没有严格的考核和激励措施,一些经销商容易养成惰性,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只依赖分销网点销售,导致区域市场业绩徘徊不前,易被新兴更有冲劲的竞争对手抢攻空隙。
小经销商制的特点(优劣)
(一)优势:由于渠道扁平化,厂家对终端市场的掌控能力较强,能够及时了解某个局部区域的市场动态,并迅速作出应对措施。经销商由于管辖区域小,更容易集中精力,吃透当地市场。曾有某品牌部分经销商原有区域被厂家砍掉了1/3,连声叫痛,但经过深耕细作,次年的业绩竟然不减反增,颇值得玩味深思。另外,笔者还发现,如果某老总以前是其它品牌的分销商,现在升级为一级经销商,积极性相当高。
小经销商制有利于厂家保持营销渠道的总体稳定,因为厂家业绩无须依赖于单一经销商,如果发现某经销商经营水平长期落后,会果断地作出剔除的决定。“大不了换经销商,我的产品谁用心做都能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