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金融危机给塑料业带来契机发展潜力巨大
生意社 09-03-24 阅读数:
针对两会上提出的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促进企业与农民互惠互利的普惠型工程的“家电下乡”居然也上了打假的名单。一些不法家电企业、经营者见利忘义,趁机将一些“问题家电”和翻新后的家电销往农村,从中牟取暴利。翻新后家用电器的塑料外壳大多黯淡无光,缝隙粗细不均,边缘粗糙。
从废旧家电市场不禁让人想起了废旧塑料市场的问题,年前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的废旧塑料市场曾一度跌落到谷底,乏人问津,致使废旧塑料一度又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其实,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塑料废弃物。各种塑料包装物、购物袋、农膜、编织袋、饮料瓶、塑料盆、塑料壶、塑料桶、玩具、文具、塑料鞋、车辆保险杠、家用电器外壳、电脑外壳、废聚氯管、工业废旧塑料制品、塑料门窗、聚脂制品(聚脂薄膜、矿泉水瓶、可乐瓶等)以及塑料成型加工过程中的废料等等,随处可见!
塑料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电绝缘性、绝热性、优良的吸震和消音隔声作用,并具有很好的弹性,能很好地与金属、玻璃、木材等其他材料粘接,易加工成型。在四大工业材料中,塑料的数量、作用、地位、应用范围急剧扩张,节节**,大量代替金属、木材、纸张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因此,科学家们曾豪言宣布:“人类已经进入高分子合成材料时代!”。
然而,正是由于塑料的某些优异性能,导致其在使用或消费后不易腐烂,日积月累,严重影响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2008年中国塑料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近1.63万个,累计完成产量达到3,713.79万吨,总产值达9,638.36亿元人民币。废旧塑料的总量也将急剧增长,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因而,对废旧塑料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而废旧塑料中蕴藏的巨大财富和无限商机也正逐渐的被人们所挖掘。
据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司提供的数据表明:“九五”期间,我国累计回收利用废旧塑料1000多万吨,每年大约还有1400万吨废旧塑料没有得到回收利用,回收利用率只有25%。国家经贸委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十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05年,我国每年回收利用废旧塑料要达到500-600万吨。在中美洽谈关于中国加入WTO事宜时,美国提出的对等条件之一,就是要求中国向美国开放环保市场,其中就包括废旧塑料的再生利用。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美国、日本、韩国等**大的废旧塑料进口国。
据有关部门统计,一个中等城市每年产生的塑料废弃物,可满足二十家中、小型塑料企业的原料需求,废旧塑料资源被现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类的第二矿藏”、“城市里的宝藏”!开发利用废旧塑料资源,即可有效治理污染,又可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是利国利民的绿色环保产业。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是变废为宝和解决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作为一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措施,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塑料原料十分短缺,进口量大;与此同时,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率却很低。而发展废旧塑料回收利用产业是解决我国塑料原料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各个行业纷纷开始洗牌,塑料行业自不能幸免,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亟待加快,作为结构调整的方向之一,废旧塑料的回收再利用问题已经成为整个循环产业链的关键,而且也是目前整个行业技术含量较高、利润较高的一个环节。
现阶段,我国废弃塑料及其包装物回收利用率还不到10%,而日本已达到26%。在一些发达国家,有关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开发研究工作起步早,许多技术已日趋成熟,且产生了很好的效益。在我国,废旧塑料回收行业是个朝阳环保产业,发展潜力很大。从经济效益考虑,废旧塑料回收行业**大的优势在于成本低。据核算,在目前塑料原料价格基础上进行比较,用废塑料再加工制成的产品成本,仅为正品原料制成品的50%左右。
目前我国废旧塑料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主要存在四个问题:一、社会对这个行业缺少理性认识及政府政策扶持不够。人们环保意识不强,对废旧塑料回收利用认识不足。二、国家相关行业协会对行业的协调规划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出来。三、废旧塑料回收利用行业进入门槛低,技术含量低。许多地方出现了作坊式废旧塑料回收加工点,生产设备落后,从业人员技术匮乏,其结果是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不稳定。四、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因缺乏有效领导和协调,一些企业的污水未进行处理就地排放,地下水质受到影响。
排除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其实废旧塑料行业的发展还是大有可为的,废旧塑料行业中蕴藏的巨大财富和无限商机也正逐渐的被人们所挖掘,废旧塑料回收利用行业面临发展新机遇。我国日益重视创建节约型社会,有关法律体系建设步伐正在加快。例如制定与《清洁生产促进法》相衔接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修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等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对资源的节约、回收、再利用等做出特殊的规定。这些法规的出台都会为废旧塑料回收利用行业发展提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