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橱柜有陷阱 不要陷入“优惠”诱惑
互联网 09-03-17 阅读数:
今年3·15的宣传主题从以往的“维权、打假”变成了“扩大消费,促进增长”,这对正准备装修购物的广大业主来说无疑是一个省钱的好机会。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消费者对装饰材料中的橱柜常识知之甚少,而且缺乏消费常识。面对五花八门的品牌推出的各种“优惠”诱惑,消费者选购橱柜产品时,还需擦亮眼睛,谨防落入消费陷阱。
一、橱柜消费陷阱多
由于橱柜属定制产品,行业发展时间短,进入门槛较低,许多“假品牌”、“山寨厂”纷纷进入橱柜行业。导致“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以次充好”现象严重,加上不少消费者贪图价格便宜、缺乏橱柜消费常识等,给这些杂牌企业、“家庭作坊”提供了极大的生存空间。很多不法厂商利用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设下消费陷阱,严重误导消费者对橱柜的认知和选购。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橱柜时还需谨慎。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橱柜主要有以下几大陷阱:
1.材料陷阱。拿五花八门的橱柜材料来说,现在很多整体橱柜的销售人员一上来就先向消费者推荐高档的材料,如水晶XX板、银钻XX板,“您觉得贵吗?刨花板的也不错,可以便宜点儿”。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相对而言,很多消费者就会接受了。台面要占到整套橱柜造价的一大部分。拿一延米报价为1800元的橱柜来说,如果使用国产**好的人造石台面得花去700多元。然而目前国产人造石的工艺水平良莠不齐,一些稍差的国产人造石每延米只需300元至500元,而这些石料从外观上即使是业内人士也很难看出有何显著差异,一个台面一延米就可以有几百元的差价,这为商家的利润提供了很大的调整空间。如原材料E1级板材(健康标准),实际上E1级板材又分为国产E1级和欧洲E1级,二者甲醛释放量的限定标准及板材价格却相差甚远。有些无证经营的“杂牌橱柜”,因为标价很低,为谋取更多的利润,在销售送货中往往会以次充好,比如消费者所选定的样品是有防伪标识,做到消费者家里的外表一样,却没有防伪标志。
橱柜的底板也是“概念”重重。如很多销售人员介绍产品时通常说:“我们用的是防潮板,经过特殊处理,防潮效果好,当然价格也稍贵。”但事实上内行人都知道,橱柜**主要的是做好台面的防水和接好水管,对防潮的要求并不高。所谓的防潮板其实只是对普通中密度板上做了处理而已。有些商家用国产五金配件代替进口五金配件,价格仍按进口价收取。大多数消费者对五金配件不太重视,偷梁换柱全然不知。所以,消费者在下单时可以要求销售商写明该橱柜的具体配件品牌和型号。
专家提醒消费者,确定橱柜质量的好坏,**重要的是看其板材,还有它的封边、五金配件等细节部位。橱柜应由优质密度板或刨花板上贴防火板等制成,正规厂商制作的橱柜贴面和封边均为专业机器经高温高压完成,这样可使贴面、封边和板材结合紧密,长期使用也不会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