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行业的“三鹿”危机

互联网 09-03-11  阅读数:

  不久前,在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专家眼里历来是“家装建材产品重灾区”的管材产品又出现了新的“灾情”——在北京市工商局**近一次建材抽检过程上,23个管材样品被检不合格。    虽然由于北京市工商局没有公布此次被检管材产品的不合格率,普通消费者难以从不合格管材的数量中判断出北京市建材市场上的管材“灾情”到底有多严重,但将此结果与北京市工商局于今年2月公布的被检不合格管材的数量——5个——相比,却至少可以看出:北京市建材市场上的管材“灾情”并没有好转。

  其实,对于北京市建材市场上的管材“灾情”,那些品牌意识和质量原则性较强的管材企业(以下简称“品牌企业”)无须借助北京市工商局的抽检结果也非常清楚。业内人士都知道,北京市这种管材“灾情”的背后,是一批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不负责任的管材企业恶意制假卖假的搅局行为。而在这种搅局过程中,那些品牌企业是除了消费者之外的**大的受害者。“几平所有负责任的管材企业都常被这些不负责任的管材企业搅得疲惫不堪!”

  对此,北京市某管材企业的老总曾无奈地向记者抱怨。而很多管材企业的老总都有这样的共识:除了像奥运场馆这些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外,在很多建筑工程的招投标现场都会看到这些搅局者的身影,那些没有品牌优势的管材企业为了拿到工程项目,常以低于成本价的报价同品牌企业竞标。面对这种恶性竞争,这些品牌企业通常要么放弃要么被迫降低价格。在很多管材行业公开或私人的聚会中,深受这种“搅局”之苦的话题常能激起这些品牌企业同行们强烈的共鸣。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