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陶瓷出口遭遇反倾销原因及应对策略

互联网 09-02-21  阅读数:

  (二)我国陶瓷出口遭遇反倾销的原因

  自2001年起,我国陶瓷出口就频繁遭遇反倾销,**根本的原因是出口价格超低。

  2001年菲律宾对进口建筑陶瓷征收保护性关税案件:

  2001年菲律宾建筑陶瓷进口比2000年多180万平方米,进口产品主要来自印尼(339万平方米,占38%),中国(289.8万平方米,占32%),西班牙(占9%),香港(占7%)。在东南亚市场中,菲律宾是受中国产品影响**大的地区。“低价的中国货直接冲击了低价的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货,甚至对本地产品造成影响”。2001年年底菲律宾关税委员会判定进口建筑陶瓷对本国建筑陶瓷产业产生实质损害,建议实行进口配额,并对超过配额之外的部分课以2.3比索/kg的保护性关税(SafeguardDuties)。下表摘自调查报告。当地产品比从印尼、台湾和中国大陆的进口产品都高。中国产品价格比意大利产品低286%,比西班牙产品低82%,比印尼产品低25%,比当地产品低38%。

  2001年这起反倾销案件虽然不是只针对中国一家陶瓷出口,但是我们可以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在菲律宾所有的陶瓷进口国之中,中国陶瓷的价格是**便宜的,而在随后的几年内,印尼、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出口的陶瓷制品无论是在质量还是在花色、品种、款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由于各国国内陶瓷制品的有序生产和竞争,使得出口价格趋于正常化。但是中国并没有在这起反倾销案件中吸取经验教训,在国内依然进行价格战,使得各个陶瓷企业在陶瓷出口上只能在价格上取得优势,不仅压低利润空间,还面临反倾销的危险,**后还导致中国陶瓷在国际市场上的评价是价格低、质量差、劣等货。

  中国出口瓷砖每平方英尺的价格比意大利低$0.81/sf,相当于中国2个平方英尺出口的价钱还要多。国内激烈的价格战将陶瓷出口的价格压的非常低,从总体上对中国的陶瓷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我国陶瓷出口数量的增长基本上是靠低价格来维持的,这是以牺牲有限的能源为代价的,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陶瓷产业的发展。同时低廉的出口价格使我国的陶瓷长期面临反倾销的危险,而一旦被确定为是反倾销行为,我国陶瓷将被征收高额关税,使陶瓷企业的利润空间跌到低谷。

  除此之外,我国陶瓷出口遭遇反倾销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点:

  1、陶瓷出口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品牌意识不强,出口价格严重偏低

  我国陶瓷生产企业生产线陈旧,生产技术落后,企业研发中心规模小,研发能力弱导致我国的陶瓷产品与意大利等国家的陶瓷产品相比,科技含量较低,无法进入中高端市场,使得陶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水平较低。近几年陶瓷出口金额的增长主要是靠出口数量的拉动,而并非出口价格,这就造成了国内资源的大量浪费。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的品牌意识薄弱,许多企业是贴牌生产,有甚者已经放弃走品牌路线。

  2、陶瓷出口市场相对集中,造成国内同行业之间恶性低价竞争局面

  在2005年上半年,我国对欧盟、美国、香港、日本四大市场的出口就占我国陶瓷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其中,欧盟占近五分之一,对美国的出口也因为配额的取消,同比增长了14.9%。市场的过于集中、狭窄使得陶瓷出口企业被迫竞相压低价格,去争取有限的配额。结果是:一方面,本来应得的高额利润骤然缩减,被国外进口商捡了个“渔翁之利”;另一

  方面,又为本国陶瓷产品的出口赚下一个倾销嫌疑的坏名声。

  3、对国外反倾销案件应诉率低

  我国陶瓷企业对国外反倾销案件反应较迟钝,积极性差,应诉率低,解决效果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客观上是国家没有及时提供进口国家对于本产品制订的相关法规和标准,陶瓷出口企业对此不熟悉或不了解,一旦遭到反倾销等贸易制裁时,企业都无从应对;主观上,大部分出口企业较偏重于个体的短期利益和局部利益,不愿意在反倾销应诉方面花费更多的精力、时间与财力,更重视采取低价手段和“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策略。**终的结果是导致整个陶瓷出口大环境每况愈下,越来越对出口企业不利。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