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泉州“广宜家”关门真相(图)
海峡都市报 09-02-12 阅读数:
另有业内人士称,广宜家只是省内的一个品牌,不仅要自负盈亏,采购上也很难采到及留住**品牌。不久前国内一卫浴品牌便为抽点太少,结算期太长,而离开广宜家。
二问:经营模式不符当地人习惯?
“明码实价,一站购齐”的超市化经营,是广宜家和建材行业其他商家的**大区别。广宜家曾称,超市实行“统一采购”,相对于其他专业市场、沿街建材店,价格肯定便宜得多,而且明码标价,消费者没有砍价的烦恼,所有建材可一并在广宜家搞定。
但11日采访中,有市民认为,对于建材这样的大宗产品,他们更喜欢找熟人购买,四处比较砍价。广宜家称明码标价,总让他们对产品的利润空间有些疑虑。
家里刚搞完装修的市民王先生告诉笔者,还在装修时,油漆工会向他介绍某个卖场的地板,而地板商又会介绍起某个街区的橱柜,从而形成一个关系利益网。
笔者了解到,除了湖心街建材及五堡街商行的沿街店面外,泉州百安居、云谷和即将开业的几个专业市场的经营类型大同小异,专卖店跟市场方面只是一种租赁关系,商家自负盈亏,只要交租金及物业管理费即可。 三问:经营成本承担风险较大?
采访中,泉州一家建材市场的负责人吴总认为,建材市场的生存风险不大,每月只要收租金和进行一些服务,不太会受生意好坏影响。而像广宜家之类的建材超市,则比他们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员工工资、房租、水电等各种开支,还有售后服务。如果生意不好,当月就会入不敷出。
而另一家市场的负责人也认为,从厂家进货到加价,明码标价的价格虽然可在利润中找到平衡,但同类产品价格无法定得太高,不然,价格竞争依然会直接影响到客流量,长此以往必然失去客源,关门也就是迟早的事了。
相关阅读:
建材超市倒闭潮提前到来?(图) 建材街铺关闭数十间 行业洗牌拉开序幕 建材超市退幕 装饰公司出场或为销量买单 管理混乱市场惨淡 家福特黯然撤出东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