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石材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互联网 09-02-09 阅读数:
企业御冬的**好方式是“练好内功”
1.坚守主营阵地。应对危机的**好办法就是坚守本业,不断强化主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网络泡沫的时候,阿里巴巴却大量储备业界精英,强化队伍培养。个人认为,石材业在“练好内功”方面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如从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理顺我们的盈利模式,加大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改造营销模式,打造民族品牌等方面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规避潜在风险。金融海啸**大的破坏性就在于其走向的不确定性。因此,企业要学会识别潜在风险,提前采取规避措施。对石材业来说,诸如:汇率、石油、海运等波动巨大,直接影响到采购成本;金融机构破产及银根紧张直接导致实体经济流动资金短缺,造成石材企业货款回笼困难,应收账款直线上升,影响了企业的现金流;其他方面还有企业资金、贷款、业务等都存在许多不确定性风险,需要企业的经营者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3.开发潜在市场。手中有单心中不慌,石材企业如果手中没有订单将是非常可怕的灾难。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和挫伤了企业原有市场,寻找开发新市场,延伸业务触角将是获取订单的重要手段。虽然整体需求下滑,但石材业是新兴行业,中国石材企业尚未触及的市场仍相当广阔。如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三世界新兴经济体、广大的中产阶层等。
行业协会应担负起“领路人”的重任
1.积极协调地方及政府关系。在金融危机中,行业协会应担负起“领路人”的重任。在当前形势下,行业协会应代表中国石材产业加强与各级政府的对话,积极寻求政策支持;积极加强与金融机构和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的对话,拓宽融资渠道,帮助石材企业渡过难关;积极与国内外相关行业协会保持互动,强化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在这方面,中国石材工业协会在促进行业发展、维护企业正当权益上做了大量工作,受到业界的欢迎。
2.积极推动业界的协作。面对不断降低的国内外需求和几近苛刻的交易条件,石材企业几无话语权,从而造成往往出货越多、亏损越多的恶性循环;诸如付款条件苛刻、附加条款增多等潜规则横行,市场诚信逐步削弱。其潜在根本原因是石材行业的规范不足,协作不够,各企业单兵作战,彼此恶性竞争的结果。基于此,特别是危机当前,大难临头之时,达成共识,共体时艰,共同面对,互相协作,携手渡过危机已成为当务之急。如推动业界在采购、贸易、国内业务等方面的规范和协作,**大限度地保护石材产业的自身利益;推动业界在人才培养、产业升级、品牌、渠道等方面的建设和规划等。
3.制定行业标准,促进行业规范经营。行业协会要以市场、国家政策为导向,着眼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如在从业资格、环保要求、资源保护等方面的规范工作上大做文章,指导行业练好内功。
金融海啸的暴发打乱了中国石材业自身的发展轨道,削弱了石材企业的经营能力,但是,作为朝阳产业,中国石材界在此关键时刻,不应过度悲观,而是要坚定信心,稳住阵脚,主动迎接挑战,中国石材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相关推荐:
中国石材五度星光闪耀 王者归来再领行业风骚 上海石材协会砂石分会将于3月挂牌 随全球铁矿石需求升温 BDI指数大涨15% 如何提高白云石运输质量 降低玻璃企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