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华产紧固件征收高税 中方对其裁决表示不满
中国工业报 09-02-07 阅读数:
中方指欧盟裁决不公
备受中欧业界关注的欧盟对华紧固件反倾销一案,在历时18个月的调查后,2月1日欧盟理事会公布了**终裁决,向中国紧固件出口企业征收77%~85%高税,为期五年。业内专家表示,欧盟是中国紧固件出口的主要市场,约占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这将对中国紧固件企业带来巨大损害。
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紧固件分会会长冯金尧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和协会的力量已难与欧盟的不公抗衡,希望中国政府能出面,在WTO框架下纠正欧盟的错误做法。而此前,中国商务部已代表中国政府和业界对欧盟的裁决表示强烈不满,称保留诉诸WTO的权利。
中方对欧盟裁决表示不满
冯金尧在听到欧盟的**终裁决后,表示对结果并不感到意外,这与之前欧盟披露的税率没有差别。而且从欧盟在立案、核查以及听证会的表现看,欧盟无原则地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早已暴露无遗。
据他介绍,中国每年向欧盟出口大量的中低端紧固件产品,本来这是中国利用劳动力优势,以国际分工对欧盟紧固件市场提供的一种重要补充。但是随着欧盟保护主义的抬头,2007年11月9日,由欧盟90多家企业支持的欧洲金属紧固件生产商协会向欧盟提出对中国紧固件产品采取贸易惩罚措施,有企业指责中国企业的产品价格低于原材料价格,此项调查持续了近一年半的时间。
这期间中方在欧盟召开了4次听证会,分别为2008年2月、5月、9月和11月。除了进行抗辩,中国应诉企业也对紧固件进口商、分销商和下游用户等利益同盟进行了游说,对部分反倾销委员会的成员也进行游说和争取,还在欧盟总部召开了中外媒体见面会,说明情况,阐述中方的观点。
中方企业认为,中国紧固件产品并未对欧盟的同行企业造成损害,因为欧盟企业生产的是高档紧固件产品,比如汽车紧固件,是高强度的,而中国企业生产的是普通紧固件,属中低档,主要用于建筑和机械类产品上,双方的贸易是一种补充。而来源于欧盟委员会的分析其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调查针对的2003~2007年,欧盟同类生产企业的利润翻了一番多,且产量、销量、销售额以及投资回报均呈上升趋势,就业人数也增长了12%。
冯金尧专门介绍说,为了查清中国紧固件企业的原材料是否受国家补贴,欧盟还专程到中国核查了三家材料供应商,这在欧盟的反倾销调查中是少有的。为了向欧盟官员详细说明材料的采购过程,协会还陪同他们参观了两个材料市场,并演示企业如何通过网络对比价格以及如何在材料市场采购。“官员现场已经了解到真实的情况,但回到国内他们还是闭着眼睛说话。”谈及此,冯金尧感到非常气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