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产业塑料型材年产能已接近400万吨
互联网 09-02-06 阅读数:
二、“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以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为宗旨、以提高和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持续、稳定、健康的行业发展方向,促进行业进行适应国际化大市场的战略化调整,早日实现行业的由大转强。
2、基本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2)质量**原则;(3)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原则;(4)市场化原则;(5)整体进步原则。
(二)发展规划
规划一:
加快产业规模结构调整,实现总量控制,加快企业间的调整、整合,促进企业间实现联合、重组、兼并、收购,鼓励大型企业严格控制规模,合理分散产能布局,在全国范围内争取早日实现以大型企业为主导、中型企业为支撑、小型企业为辅助的大、中、小并存的产业规模结构格局。
1、行业主产品的加工能力总量实现少增加或不增加,鼓励向周边国家转移加工能力。目前,市场上的异型材加工能力在350万吨/年、门窗加工能力在4亿平方米/年,从市场实际应用量来看,异型材在180万吨/年、门窗在2.0亿平方米/年。由于供需差距巨大,行业中出现恶性竞争、短期行为加剧、急功近利等多种不良行为。不切合实际情况大量增加行业总生产能力,势必造成低水平、同水平重复建设和有限资金的不良占用,其结果更加拉大行业供需矛盾,激化各种关系,因此要对总加工能力实现总量控制。力争“十一五”期间使存在于市场上的异型材总产能控制在400万吨/年以内,门窗加工能力控制在4亿平方米/年左右,基本不再增加。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到周边友好国家建厂。
2、企业在产品产地区域范围内的加工能力总量被逐步控制。某个企业在某个省区或某个大经济区的规模应有一定的限制,受环境条件、企业自身条件等的限制,企业规模在适当数量以内是经济、合理规模,当远远超过这个规模后,产地区域不能消化巨大产能,势必造成区域内供需状况的恶化,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所以企业要对规模总量实现控制。如塑料异型材及门窗产品属于区域范围销售的产品,不适合跨区域远离产地长途运输销售。一般情况下,在一个省区内的企业其型材产能规模应控制在6万吨/年以内,销售半径应控制在500公里以内;门窗20万平方米/年以内,销售半径应控制在200公里以内。即便在应用较好、市场空间巨大的国家三大经济区域内,某个企业的型材产能规模也应控制在10万吨以内。企业现状如果已经超出上述总量,企业应考虑转移、分散高度集中的产能,达到产能的合理、分散布局。
3、加快企业间的调整、整合,促使在本计划年度内完成一次大的优胜劣汰过程,促进产业提升。在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大批业外人士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各自的起点水平不同、综合实力与能力也不同,致使企业间形成多方面悬殊的差距。再加上行业的产能已经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需求,因此企业的生存环境已经恶化到相当严重的程度。今后,企业要不断研究市场,进行提升变化,百倍精心以适应市场需求,同时,企业自身还要不断地进步、发展获取生存的空间。而对于那些不善经营、不思进取、投机钻营、不讲诚信的企业,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极有可能被淘汰出局。通过大浪淘沙,行业会不断得到提升、进步,更加适应行业国际化发展需求。在“十一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促使总量50~80万吨/年产能被兼并、整合、收购、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