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 08家居行业“三宗**”
互联网 09-02-03 阅读数:
【事件回放】
2008年1月1日,新《劳动合同法》正式出台,内容给予劳动者**大限度的保护,种种条约限制下,家居企业劳动力成本陡然上升。
2008年1月份伊始CPI达到惊人的7.1%,创下1997年以来的月度新高,受此带动,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普遍上涨,“一般涨幅约10%**高涨幅超过20%”。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先有北京12家品牌装修公司联合加收8%装修管理费,后上海装修公司要求调高装修行业参考价呼声呖起,随后又迎来了白色家电的价格普涨。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关于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从2008年11月1日起,适当提高纺织品、服装、家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退税率,其中部分家具出口退税率分别提高到11%、13%,这2%的提高对于众多家具企业来说,不啻为一纸赦令。
点评
2008年1月1日,年关刚过,一纸新《劳动合同法》出台,因其内容基于劳动者的角度给予其**大限度的保护弱劳动力,有利于规范整个家居行业的用人用工制度,却也在某种程度上为原先一直以流动性大的廉价劳动力为主得以低成本运营的家居行业带来一场“劳动劫”。随之而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让不少中小企业倍感压力。
自今年4月起,国际木材价格一路普涨。俄罗斯将原木出口关税上调至25%且不低于每立方米15欧元,并计划自2009年1月起,将关税上调至80%且不低于每立方米50欧元。其后,东南亚诸国的木材价格也相应攀升。随着原木材料的价格攀升,其他辅助材料的价格也一路普涨,转而使得行业整体价格攀升10%以上。
2008年下半年,出口退税上调的压力,也反映在相应增加的成本上。如此种种,成本骤升、压力骤增,整个家居行业似患一阵“偏头痛”,进而倍感疲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