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量居世界首位
互联网 08-12-25 阅读数:
自1986至2005年,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飞速发展。1986年至2000年建筑陶瓷砖和卫生陶瓷产量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22.0%和12.70%。
1993年起我国建筑陶瓷砖和卫生陶瓷产量双双名列世界**。1995年工业普查统计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共3214家,相关配套企业119家,除佛山、唐山、淄博3个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外,福建的乡镇企业和台资企业迅猛发展,成为建筑陶瓷砖大省,1997年陶瓷砖产量位居全国第二。河南省卫生陶瓷产量1995年位居全国**,成为卫生陶瓷生产大省,但产品档次水平不高。上海及周边地区因市场拉动及外资介入,企业起点高、管理好,其产品的质量档次总体水平高。四川夹江、河北高邑也发展成为建筑陶瓷砖产区,潮州卫生陶瓷工业开始起步。建筑卫生陶瓷生产线或关键设备的引进,包括2700多台压砖机、400条辊道窑,约有50多家企业引进了卫生陶瓷生产线或关键设备,其中有40多台中高压注浆成型机等。国内消化吸收或自主开发的建筑卫生陶瓷技术装备也研制成功并推广应用。陶瓷砖生产线上所有设备都能配套生产,800吨、1000吨、1600吨自动压砖机推广应用,3200吨压砖机试制成功。辊道窑已成为成熟的设备能标准化制造。卫生陶瓷的组合浇注成型机、梭式窑、节能隧道窑均已推广应用。陶瓷砖的低温快烧工艺、干法制粉工艺、釉面内墙砖一次烧成工艺、卫生陶瓷宽断面隧道窑裸烧快烧工艺和修补重烧工艺、建筑卫生陶瓷的各种装饰工艺、产品后加工艺(磨、抛、热弯)都已在生产中使用,我国建筑卫生陶瓷的生产技术开始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又有了新的发展(见表一)。在旺盛的国内外市场需求下,建筑卫生陶瓷产量仍在高速增长,据统计,2000年至2005年陶瓷砖和卫生陶瓷产量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1.64%和22.30%,2005年的产量分别为35亿m2和9200万件,约占世界产量的1/2和1/3。在新世纪中,我国建筑卫生陶瓷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大幅度增长(见表二)。2000年按陶瓷砖出口量排序,我国居世界第五位,次于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和巴西。2001年就超过巴西,居世界第四位。2002年又超过土耳其,居世界第三位。2005年陶瓷砖出口量超过西班牙,居世界第二位。卫生陶瓷的出口量多年来一直保持世界**。2000年至2005年我国陶瓷砖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6.93%和73.56%,卫生陶瓷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1.16%和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