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出口面临深度调整 家居产业增速放缓
互联网 08-12-13 阅读数:
朝阳产业增速放缓
在中国家居业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高速增长”几乎可以概括各领域的发展轨迹,在本轮危机之前几乎没有人怀疑中国家居业将是一个长久的朝阳产业。 受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家具出口增速放缓已成事实。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家具出口仍有增长,但增幅同比回落了3.5个百分点。
2008年房地产业不景气、交房量下降,也已明显影响到家居业的整体市场容量,自入秋以来,包括家具、建材产品、家装公司、家居卖场等各类家居企业均陷入雾锁清秋的寥落。目前房屋成交量大幅下挫的事实更让家居业唇亡齿寒,未来的2009年将同样是一个困难的年头。
早在世界范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国内出口型家具企业已纷纷将开拓国内市场提上议事日程。但“出口转内销”也并非永远行得通,“如果企业发现出口不好全部转向国内市场,那么国内市场也会受不了,也会造成通货膨胀”,林高宝谈到。在这种情况下,压缩生产规模将成为部分出口企业的现实选择。“如果出口继续低迷,形势还是严峻的,企业就要减产或限产,减产之后就要看看谁能扛过去了。”朱长岭表示。
“增速肯定会放缓,短期内出现收缩也很正常。”“但是家居业从长期来看国内市场还是会保持增长态势的。企业应该根据自身体量、生产销售情况采取更为科学的发展战略。家具出口企业也需要更加科学地设计生产规模,并需要考虑是否能够通过调整出口方位、寻找开拓新的出口对象寻求解决办法。”北京市场协会家居分会秘书长刘晨分析认为。“因此对于企业发展来说不能够过多依赖成本和渠道,销售渠道应多元化。”他认为在出口不畅的情况下北京家具企业受影响较小,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国内市场做得好、产品市场分配较为合理。
北京家具协会副会长于秀苏指出,“此次出口退税变化对家具业来说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影响,但长远看肯定是利好。”这也代表了业界对这一政策的象征意义及深层影响的重视。“国家在为中小企业减轻负担。这一政策与连续降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问题等举措一道,将有助于减轻出口企业面临的压力、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
另一方面,每一个经济周期都需要一定时间。国内消费和市场信心的恢复需要时间,对于出口企业而言更重要的是出口目的地的消费能力、消费信心的恢复,这同样需要时间。“市场经济是曲线经济、波动经济,总会有上有下,但是总的来说发展的时间相对来说更充分”,刘晨特别强调,在目前的形势下保持企业正常的续航能力尤为重要,企业**要保证自己不在洗牌中被“洗掉”、不交出手中的市场份额蛋糕,才有可能品尝到下一轮预计长达几年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