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石材市场未来的发展变化及其趋势
互联网 08-12-08 阅读数:
进人世纪20世纪90年代,虽然出现了海湾危机、科索沃危机、巴以暴力冲突、印巴克什米尔争端、9.11事件等,给世界带来了动荡和不安,世界经济处于低走势,但是由于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崛起,建筑装饰石材业仍在不断发展。国际石材消费趋势表明,世界石材产品已越来越向薄型化发展。20世纪80年代,石材的厚度为10~15mm;90年代,石材的厚度缩减至8mm以下,在意大利生产出6.5mm厚的花岗石面砖后,瑞典又生产出4mm厚的石材面砖,目前已有厚度仅为的3mm大理石板面市。超薄石材板的**大优点是重量轻,用普通茹合剂就可将其固定在墙壁上,同时制成超薄板可以大量节省和有效利用石材资源。
据意大利预计,2005年,世界石材消费量将达8.78亿m2,荒料需求量将达8000多万t;2010年,石材消费量将达11.86亿时,荒料需求量将达1.086亿t,2015年,石材消费量将达16亿m2,荒料需求量将达1.467亿t,2025年,石材消费量将达40亿m2。其中,大理石占50%,花岗石占50%,其余是砂岩、板岩、玄武岩、石灰石、玛瑙石等。
目前,虽然塑料、陶瓷等建材已得到广泛应用,并抢占了石材的部分市场,但石材因其独特的天然优势,仍是建筑装饰工程的**材料。红、黄、绿、黑、蓝、白色石材仍将是名贵品种,一些变通品种也十分受欢迎,但厂商对其质量的需要越来越高。随着防火要求的提高、安装技术的进步以及玻璃幕墙光污染问题日益引起重视,用石材做幕墙又有回潮趋势。
一、地理在石材业中占居优势
“世界石材在中国,中国石材在福建,福建石材在厦门。”如此美誉对于厦门来说一点也不过分。厦门地区石材生产出口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名扬海外。早在20世纪80年代,厦门石材业就已进人石材工业化时代,堪称我国乃至世界**主要的石材生产出口基地之一。据统计,厦门地区有专业石材进出口企业600多家,周边4000多家石材加工贸易企业常年直接从厦门进口、采购、出口石材,常年在厦门港进出口的世界各地优质石材达1000多种,几乎囊括了世界上盛产石材地区的品种,而且欧洲、澳洲、日本等市场上的中国制造的石材产品,大多是厦门石材企业的作品印度、巴西、西班牙等世界**石材品种,也大多从厦门口岸人境。厦门及周边地区专业石材进出口企业起步较早,造就了一大批石材专业人士。同时,厦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配套设施,天然的深水良港,完善的海陆空交通网络,现代化的服务设施,为石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物流硬件。天然石市场的主导者在近几年内已经换位。作为世界石材主要生产国和主要消费国的意大利和德国已分别被中国和美国取代,在世界石材市场上意大利淡出,俄罗斯崛起,中国稳守**,而其他国家的石材工业发展也早已步入了快车道。
1、**大的石材原材料进口国—中国
尽管意大利这个有着几百年开采加工荒料经验,曾经是**大的石材原材料进口国,从世界各国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在国内进行加工,然后再出口到其他各国,但如今中国却已取代意大利成为世界上**大的石材原材料进口国,进口原材料的量是意大利的两倍。其它石材进口国中,土耳其和西班牙的进口量紧随中国之后,而意大利则和巴西并列为第四。
2、**大的石材消费国—美国
近几年美国已取代德国成为**重要的石材消费国。据IMM数据显示,进口到美国的数量目前是德国的倍。几年前,德国还是世界天然石**主要的消费国,现已经位居第四,美国位居**,加拿大紧随其后,发展势头有可能赶超美国,韩国和日本分别列第三和第四。
3、**大的石材贸易国—中国
在天然石贸易中,制成品的出口**有价值,而中国在这方面的出口已位居**。早在2005年时,中国的出口量已经是意大利的3倍。土耳其、巴西和南非虽然量不大,但其增长速度相比于意大利是惊人的。中国台湾石材出口主要针对日本和美国市场,但其石材进口量也已超过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