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陶瓷遭遇“山寨”之痛
互联网 08-12-05 阅读数:
◆每经记者 翟敏 发自深圳
陶瓷“黄金月份”也难逃金融危机的冲击。昨日 《每日经济新闻》获悉,今年9月以来,佛山陶瓷出口的增速明显放缓,在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下,佛山近100条生产线停产。
据悉,今年佛山检验检疫局辖区建筑卫生陶瓷9月份出口金额约为1.28亿美元,同比仅增长9.3%,这是近年来佛山陶瓷单月出口金额增长率首次低于两位数。进入10月以来,出口情况仍不容乐观。
根据佛山检验检疫局统计,今年1~10月出口陶瓷数量比去年同期降低了8.7个百分点,而出口金额仅为10.8亿美元,略高于去年同期,但考虑到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价格上升的因素,陶瓷行业事实上面临多种困难。
据业内专家介绍,由于金融危机导致欧美等国房地产市场低迷,房屋空置率创新高,靠房地产 “过活”的陶瓷产业需求严重萎缩,出口量下降成为必然趋势。
另外,劳动成本提高、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海运费用增加等一系列因素也导致陶瓷企业出口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减弱。
同时,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中,2008年大部分企业的内销也呈下降趋势,有的企业甚至下降了50%。
据了解,陶瓷行业生产企业既要大批量购进原材料,同时瓷窑炉一旦开工就不可能随便停产,这就决定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来应付仓储和市场滞销带来的影响。受困于当前的大环境,加之银行融资也比较困难,很多企业私人资金投入量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佛山已有近100条生产线停产。
相关推荐: 江苏二三级市场陶瓷卫浴竞争高端化
国内仿古砖的利润或将面临大范围挤压
整合营销:救陶瓷卫浴行业低谷的利器
陶瓷品牌寒冬中发展壮大的营销之道